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发布时间:2021-10-18 19:01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社会主义模式使社会主义第一次成为现实。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误的教训,都是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宝贵财富,需要科学地总结和借鉴。邓小平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上的兴衰成败,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解放思想,科学分析了苏联历史上的是非功过,在思想路线、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党的建设和外交战略等各个方面认真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验教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苏联东欧剧变之际准确分析形势,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战略策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研究邓小平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关系,将更有助于我们认识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认识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决定性意义。尤其有助于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和社会主义观。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一:苏联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二、肯定苏联社会主义成就,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不动摇
(1) 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列宁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勋,对列宁主义有着坚定信念和科学认识
(2) 正确评价斯大林的功过,全面分析苏共二十大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实现继承优良传统、纠正历史失误和开辟新道路三者的和谐统一
(3) 在苏东剧变之际沉着冷静地总结教训,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一整套正确的战略策略
三、突破苏联模式束缚,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 突破苏联模式僵化的思想路线,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分析苏联模式和中国实际,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题
(2) 突破苏联模式超越阶段错误认识的束缚,科学认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创立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理论
(3) 突破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及二者关系上错误认识的束缚,创立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 突破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 突破苏联从高度集权到抛弃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政治体制,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6) 突破苏联从僵化到自由化的文化体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文化生产力,科学评价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
(7) 突破苏联思想僵化、干部老化、党不管党的党建模式,探索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在各方面领导能力建设的规律,创立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8) 突破苏联模式的外交体制,把握时代主题的转换趋势,建立新型党际国际关系,创立邓小平外交理论
结束语
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注俄罗斯经济:复苏与不足[J]. 许新. 求是. 2004(17)
[2]纪念邓小平同志[J]. 李鹏. 求是. 2004(16)
本文编号:3443322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一:苏联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二、肯定苏联社会主义成就,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不动摇
(1) 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列宁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勋,对列宁主义有着坚定信念和科学认识
(2) 正确评价斯大林的功过,全面分析苏共二十大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实现继承优良传统、纠正历史失误和开辟新道路三者的和谐统一
(3) 在苏东剧变之际沉着冷静地总结教训,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一整套正确的战略策略
三、突破苏联模式束缚,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 突破苏联模式僵化的思想路线,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分析苏联模式和中国实际,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题
(2) 突破苏联模式超越阶段错误认识的束缚,科学认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创立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理论
(3) 突破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及二者关系上错误认识的束缚,创立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 突破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 突破苏联从高度集权到抛弃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政治体制,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6) 突破苏联从僵化到自由化的文化体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文化生产力,科学评价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
(7) 突破苏联思想僵化、干部老化、党不管党的党建模式,探索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在各方面领导能力建设的规律,创立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8) 突破苏联模式的外交体制,把握时代主题的转换趋势,建立新型党际国际关系,创立邓小平外交理论
结束语
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注俄罗斯经济:复苏与不足[J]. 许新. 求是. 2004(17)
[2]纪念邓小平同志[J]. 李鹏. 求是. 2004(16)
本文编号:3443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4332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