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04:10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创新和突破。本文的主旨是从“特色”的角度,系统探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特色问题的基本依据;二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三是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形成的依据和背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统一的原则、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与各民族不同特点相统一的原则、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形成的理论依据;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形成的历史依据;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特色问题的国情依据;顺应国际潮流和时代主题变化,以及对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新发展与东亚崛起的清醒认识,是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依据。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绪论 对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若干思考
一 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必要性
二 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基本思路
三 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方法
四 对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第一章 理论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一 没有固定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二 没有否定差别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相统一的原则
三 没有脱离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章 历史依据:总结苏联模式衰败和世界社会主义多样化演进经验教训的必然结论
一 把苏联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样板和标准,简单照搬或强加于人,是行不通的
二 通过改革冲破苏联模式的禁锢,探索适合自己国家情况的发展道路,成为了各国社会主义者的普遍共识
三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
第三章 国情依据:弄清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及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一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三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依据
第四章 时代依据:回应和平与发展潮流和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必然选择
一 对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的科学判断,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特色问题的重要时代依据
二 对现代科技革命引发的深刻社会变革的正确把握,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特色问题的重要社会基础
三 对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新发展与东亚崛起的清醒认识,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特色问题的重要出发点
第五章 特殊的历史起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后发展国家类型的社会主义
一 中国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它借以产生的母体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二 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注定要遇到许多特殊的困难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后发展国家类型的社会主义,是由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状况决定的
第六章 特殊的目标模式:切合中国实际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
一 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二 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三 把主旋律与多样性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第七章 特殊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自力更生基础上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
一 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 把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统一起来,坚持在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交流
三 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 把国内建设与国际和平统一起来,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第八章 特殊的两制关系: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并最终胜过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一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二 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子
三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是为了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而不是要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结语 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一 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二 实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转折,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三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展现了社会主义无限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三年来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原创性声明
本文编号:3450355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绪论 对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若干思考
一 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必要性
二 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基本思路
三 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方法
四 对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第一章 理论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一 没有固定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二 没有否定差别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相统一的原则
三 没有脱离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章 历史依据:总结苏联模式衰败和世界社会主义多样化演进经验教训的必然结论
一 把苏联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样板和标准,简单照搬或强加于人,是行不通的
二 通过改革冲破苏联模式的禁锢,探索适合自己国家情况的发展道路,成为了各国社会主义者的普遍共识
三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
第三章 国情依据:弄清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及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一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三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依据
第四章 时代依据:回应和平与发展潮流和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必然选择
一 对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的科学判断,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特色问题的重要时代依据
二 对现代科技革命引发的深刻社会变革的正确把握,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特色问题的重要社会基础
三 对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新发展与东亚崛起的清醒认识,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特色问题的重要出发点
第五章 特殊的历史起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后发展国家类型的社会主义
一 中国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它借以产生的母体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二 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注定要遇到许多特殊的困难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后发展国家类型的社会主义,是由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状况决定的
第六章 特殊的目标模式:切合中国实际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
一 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二 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三 把主旋律与多样性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第七章 特殊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自力更生基础上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
一 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 把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统一起来,坚持在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交流
三 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 把国内建设与国际和平统一起来,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第八章 特殊的两制关系: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并最终胜过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一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二 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子
三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是为了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而不是要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结语 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一 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二 实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转折,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三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展现了社会主义无限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三年来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原创性声明
本文编号:3450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5035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