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意蕴——兼评“中国古代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发布时间:2021-10-24 18:52
  立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本文认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所具有的方法论意蕴在于:不同生产方式或社会形态既可以是"并存的",也可以是"继起的";既具有"延续性",也具有"断裂性"。不仅要把不同社会形态的内在本质同其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区别开来,而且要把社会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同其实现方式和作用方式区别开来。在中国古代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中,一些质疑和批评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学者,或者是把生产方式混同为具体的工具存在形式,或者是把经济关系混同为其文字表达和文化表现形式,或者是把经济关系混同为具体的政治和国家形式,用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实现方式排斥和否定其内在本质和演化规律的统一性,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不同社会形态“并存”与“继起”的问题
三、关于社会形态演进中“延续”与“断裂”的问题
四、关于不同社会形态的内在本质及其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的问题
五、关于社会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实现方式和作用方式的问题
六、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捍卫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理论[J]. 王伟光.  红旗文稿. 2019(09)
[2]中国奴隶社会论析[J]. 平子.  海派经济学. 2017(01)
[3]马克思“生产方式”范畴考释——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语境[J]. 王峰明.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04)
[4]再论历史规律——兼谈唯物史观的发展问题[J]. 王和.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5]“封建主义”概念辨析[J]. 侯建新.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6)



本文编号:3455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55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5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