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6 23:43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进程中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当今世界,复杂而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有重要价值,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进程中出现诸如贫富分化、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不稳定、不和谐的突出问题。我们将以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理论体系的阐述为基础,结合我国发展进程中社会和谐思想的实践经验,重点研究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带给我们的是真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单纯从书本中走出的教义。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出发,将隐含于马克思恩格斯不同时期不同著作当中的社会和谐思想观点与论述整合,尝试系统完善理论架构体系。对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相关理论展开概述,通过总结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相关的理论概述,科学把握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结合中国社会和谐理论对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传承发展,在此基础上将研究重点放在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当代价值研究上,总结归纳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在当代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并用以说明和指导未来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从黑格尔和谐观出发,深挖其理论实质,研究了其基础理论内容。...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相关理论概述
2.1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来源
2.1.1 西方早期思想家的社会和谐思想
2.1.2 空想社会主义者社会和谐观
2.2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发展历程
2.2.1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萌发
2.2.2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形成
2.2.3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发展
2.3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特征
2.3.1 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谐的原则
2.3.2 通过批判中探索社会和谐的本质
2.3.3 从实践的角度研究社会和谐的实现
第3章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人与自然的和谐
3.1.1 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3.1.2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
3.1.3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3.2 人与人的和谐
3.2.1 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
3.2.2 人与人不和谐的根源在于利益冲突
3.3 人与社会的和谐
3.3.1 现实的人: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
3.3.2 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
3.3.3 人与社会之间面临的矛盾与挑战
3.4 人与人自身的和谐
3.4.1 认识自己:实现个体和谐的基础
3.4.2 了解人与人自身的基本矛盾
3.4.3 实现人与人自身的和谐的基本途径
第4章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4.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传承发展
4.1.1 经济逐步恢复为社会和谐丰富物质基础
4.1.2 人民政权的稳定为社会和谐提供政治保证
4.1.3 文化百花齐放为社会和谐提供精神保障
4.2 改革开放初期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在中国的运用
4.2.1 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开创
4.2.2 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发展
4.2.3 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创新
4.3 新时代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在中国的运用
4.3.1 中国梦中的社会和谐思想
4.3.2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和谐价值观
4.3.3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和谐意蕴
第5章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当代理论价值
5.1.1 为发展进程中矛盾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
5.1.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源泉
5.1.3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5.2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当代实践价值
5.2.1 教育引导作用
5.2.2 影响制度安排
5.2.3 指导社会发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460427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相关理论概述
2.1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来源
2.1.1 西方早期思想家的社会和谐思想
2.1.2 空想社会主义者社会和谐观
2.2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发展历程
2.2.1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萌发
2.2.2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形成
2.2.3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发展
2.3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特征
2.3.1 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谐的原则
2.3.2 通过批判中探索社会和谐的本质
2.3.3 从实践的角度研究社会和谐的实现
第3章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人与自然的和谐
3.1.1 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3.1.2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
3.1.3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3.2 人与人的和谐
3.2.1 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
3.2.2 人与人不和谐的根源在于利益冲突
3.3 人与社会的和谐
3.3.1 现实的人: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
3.3.2 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
3.3.3 人与社会之间面临的矛盾与挑战
3.4 人与人自身的和谐
3.4.1 认识自己:实现个体和谐的基础
3.4.2 了解人与人自身的基本矛盾
3.4.3 实现人与人自身的和谐的基本途径
第4章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4.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传承发展
4.1.1 经济逐步恢复为社会和谐丰富物质基础
4.1.2 人民政权的稳定为社会和谐提供政治保证
4.1.3 文化百花齐放为社会和谐提供精神保障
4.2 改革开放初期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在中国的运用
4.2.1 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开创
4.2.2 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发展
4.2.3 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创新
4.3 新时代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在中国的运用
4.3.1 中国梦中的社会和谐思想
4.3.2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和谐价值观
4.3.3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和谐意蕴
第5章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当代理论价值
5.1.1 为发展进程中矛盾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
5.1.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源泉
5.1.3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5.2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当代实践价值
5.2.1 教育引导作用
5.2.2 影响制度安排
5.2.3 指导社会发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460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6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