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10:31
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谐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性质及其所处的发展水平。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正确认识和分析国内外主客观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思想,这些观点和思想构成了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论文主要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主要从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五个方面论述了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来源;第三部分,论述了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实现的途径及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第五部分,主要论述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经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立足国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构建...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理论概述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1. 经济上的和谐发展
2. 政治上的和谐稳定
3. 文化上的和谐发展
4. 外交上的和谐合作
二、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来源
1. 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
2. 列宁和谐社会思想
3. 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
4.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第二章 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上和谐发展
1. 强调“共同富裕,协调发展”
2. 强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3. “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4. 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二、政治上的和谐稳定
1. 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 加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 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4. 重视民族问题
5. 强调“一国两制”问题
三、文化上的和谐融合
1.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
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四、外交上的和谐合作
1. 坚持立足自力更生,同一切和平力量合作的战略方针
2. 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 主张实行不结盟政策
第三章 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实现途径和方式
一、深化改革
1. 改革的必然性
2.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3. 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二、扩大开放
三、加快发展
1. 发展的关键性
2. 发展的持续性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公平与效率
1. 强调效率优先
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 强调公平、公正
第四章 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经验
一、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二、必须要立足国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必须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克服消极腐败现象
四、必须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
五、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文化
六、必须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七、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维护祖国统一
八、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九、必须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之比较[J]. 向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06)
[2]江泽民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探索[J]. 林世选.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3]论江泽民的和谐发展思想[J]. 龙观华.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2)
[4]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论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方法论特色[J]. 王浩斌,王飞南,李茂平.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7(01)
[5]中国共产党和谐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 左吉祥. 武汉学刊. 2007(01)
[6]试论江泽民的和谐社会思想[J]. 张书林. 西藏发展论坛. 2006(06)
[7]江泽民和谐思想刍议[J]. 王广. 唯实. 2006(10)
[8]江泽民和谐思想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J]. 蒙运芳. 改革与战略. 2005(07)
硕士论文
[1]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D]. 秦笃强.天津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61422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理论概述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1. 经济上的和谐发展
2. 政治上的和谐稳定
3. 文化上的和谐发展
4. 外交上的和谐合作
二、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来源
1. 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
2. 列宁和谐社会思想
3. 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
4.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第二章 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上和谐发展
1. 强调“共同富裕,协调发展”
2. 强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3. “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4. 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二、政治上的和谐稳定
1. 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 加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 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4. 重视民族问题
5. 强调“一国两制”问题
三、文化上的和谐融合
1.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
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四、外交上的和谐合作
1. 坚持立足自力更生,同一切和平力量合作的战略方针
2. 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 主张实行不结盟政策
第三章 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实现途径和方式
一、深化改革
1. 改革的必然性
2.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3. 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二、扩大开放
三、加快发展
1. 发展的关键性
2. 发展的持续性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公平与效率
1. 强调效率优先
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 强调公平、公正
第四章 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经验
一、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二、必须要立足国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必须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克服消极腐败现象
四、必须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
五、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文化
六、必须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七、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维护祖国统一
八、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九、必须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之比较[J]. 向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06)
[2]江泽民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探索[J]. 林世选.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3]论江泽民的和谐发展思想[J]. 龙观华.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2)
[4]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论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方法论特色[J]. 王浩斌,王飞南,李茂平.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7(01)
[5]中国共产党和谐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 左吉祥. 武汉学刊. 2007(01)
[6]试论江泽民的和谐社会思想[J]. 张书林. 西藏发展论坛. 2006(06)
[7]江泽民和谐思想刍议[J]. 王广. 唯实. 2006(10)
[8]江泽民和谐思想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J]. 蒙运芳. 改革与战略. 2005(07)
硕士论文
[1]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D]. 秦笃强.天津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61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6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