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1-11-05 21:4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本文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背景,探讨毛泽东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嬗变的过程中,建构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共分为五个方面: 首先,即第一个方面,对民族精神的涵义和近代民族精神的嬗变作了概括说明。然后,分别从四个方面集中论述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原则,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建构现代中华民族精神:(1)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原则运用到中国的现实革命斗争中,使之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相结合,克服了传统的狭隘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倾向,形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爱国主义精神;(2)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改造了“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将注重现实的经世致用精神转换成实事求是的精神;(3)将传统的重德精神改造成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4)受自强不息精神的激励,在新的时代主题下,毛泽东倡导乐观奋斗的精神。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近代嬗变
    (一) 民族精神的涵义
    (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近代嬗变
二、爱国主义精神
    (一) 爱国主义传统
    (二) 毛泽东的爱国情感
    (三) 毛泽东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三、实事求是精神
    (一) “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
    (二) “实事求是”——毛泽东对“经世致用”实学传统的扬弃
    (三)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倡导
四、为人民服务精神
    (一) 民族的重德传统
    (二) 毛泽东对重德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
五、自强不息精神
    (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 毛泽东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总结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精神论要[J]. 商志晓.  南京社会科学. 1995(10)
[2]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问题[J]. 刘文英.  哲学研究. 1991(11)
[3]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J]. 方立天.  哲学研究. 1991(05)



本文编号:3478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78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4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