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22:4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出的科学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的统一,是基于特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和特定的社会形态下的实际社会状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生态自然观、矛盾及其统一性原理、联系发展观、群众史观和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出发,阐释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特征,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它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高度统一。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对于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我国改革的伟大实践出发,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特征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1.1.1 什么是"和谐"
        1.1.2 什么是"和谐社会"
        1.1.3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1.3.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1.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1.3.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
        1.3.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共建共享为构建原则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2.1 唯物论基础
        2.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客观要求
        2.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生态观的客观要求
    2.2 辩证法基础
        2.2.1 矛盾及其统一性原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核心
        2.2.2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一般的方法论
    2.3 唯物史观基础
        2.3.1 群众史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广阔的思维视角
        2.3.2 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
第3章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3.1 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3.1.1 改革这一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
        3.1.2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3.2 用发展的方法处理好各种矛盾
        3.2.1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3.2.2 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3 以人为本,调动构建和谐主体的积极性
        3.3.1 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3.3.2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形态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为视角[J]. 李慧.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2]毛泽东矛盾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J]. 周新城.  学习论坛. 2008(04)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特征概论[J]. 谢建社.  党政干部学刊. 2008(03)
[4]和谐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J]. 罗可成.  成功(教育). 2008(03)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破除一些认识误区[J]. 于成文.  桂海论丛. 2008(02)
[6]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机理分析[J]. 廉永杰,蒙冰峰.  科学社会主义. 2008(01)
[7]论中国特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肖浩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8]和谐社会观的哲学思考[J]. 孙万国.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6)
[9]科学发展是通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J]. 郭万超.  北京社会科学. 2007(06)
[10]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J]. 赵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本文编号:3521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21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5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