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7 23:22
自从恩格斯将马克思的世界观概括为共产主义世界观以来,这一概念便成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标志。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发,通过深入研究阐发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内涵,以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范畴的理解。共产主义之所以能够作为世界观,是因为共产主义作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根本解决,它不仅是人类历史的完成形态,也是自然界的完成形态,因而共产主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统一整体的完成形态。学界曾有人认为,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结构中去认识历史及其共产主义社会,忽略了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由于这一疏漏,导致人为什么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能够达到自由全面发展这个结论无法得到有效阐释说明。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两条线索上去理解阐释共产主义世界观内涵:一是,从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线索上去理解,二是,从社会形态的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去理解。从第一条线索看,马克思最初把人的本质看成是普遍的类存在,人是一个具有总体性的特殊个体,人本质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之后,马克思进一步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在自己的物质生产劳动...
【文章来源】: 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共产主义作为世界观何以可能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凸显
2.1.2 无产阶级世界交往普遍发展
2.1.3 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徘徊
2.2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理论来源
2.2.1 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反思
2.2.2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继承
2.2.3 对粗陋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批判与超越
第3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过程
3.1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酝酿和萌芽
3.1.1 青年时期马克思高尚的人生态度
3.1.2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共产主义的初步理解
3.1.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主义世界观的萌芽
3.2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确立和丰富发展
3.2.1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确立
3.2.2 《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丰富发展
3.3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两条线索
3.3.1 第一条线索:从人的本质及发展过程理解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3.3.2 第二条线索:从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理解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3.3.3 两条线索间的相互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彼此互补
第4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内涵
4.1 共产主义世界观对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阐释
4.1.1 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4.1.2 人在自身物质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中实现发展
4.1.3 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的批判分析
4.1.4 人的发展的完成形态
4.2 共产主义世界观对社会形态发展规律的认识
4.2.1 对社会形态本质内涵的理解
4.2.2 社会形态在自身两重矛盾作用下实现发展
4.2.3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4.2.4 对社会完成形态或理想形态的认识
4.3 共产主义世界观对整个世界的辩证统观
4.3.1 整个世界的本质是人的本质与自然界本质的统一
4.3.2 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4.3.3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第5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5.1 有利于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5.1.1 反思当代人类发展命运
5.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理解视野
5.1.3 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实现和平发展的条件
5.2 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5.2.1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5.2.2 有利于澄清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
5.2.3 有利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本论》在何种意义上揭示了共产主义? [J]. 邵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共产党宣言》中的“共产主义”再解读——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J]. 代俊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3]全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 [J]. 杨峻岭,吴潜涛.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04)
[4]马克思共产主义概念的指向性问题 [J]. 侯小丰. 理论探索. 2017(06)
[5]共产主义思想由来及其流传 [J]. 孙劲松.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7(04)
[6]共产主义思想:跃迁与升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比较研究 [J]. 陈曙光,余伟如.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7]也谈对共产主义的解读--兼与韩东屏教授商榷 [J]. 刘向军,姜永建. 学术界. 2017(05)
[8]重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概念 [J]. 张定鑫. 学术研究. 2017(02)
[9]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制定及其研究的意义——兼谈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核心”问题 [J]. 冯景源. 东南学术. 2016(02)
[10]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生成和现实意义 [J]. 张奎良.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1)
本文编号:3552939
【文章来源】: 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共产主义作为世界观何以可能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凸显
2.1.2 无产阶级世界交往普遍发展
2.1.3 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徘徊
2.2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理论来源
2.2.1 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反思
2.2.2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继承
2.2.3 对粗陋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批判与超越
第3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过程
3.1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酝酿和萌芽
3.1.1 青年时期马克思高尚的人生态度
3.1.2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共产主义的初步理解
3.1.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主义世界观的萌芽
3.2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确立和丰富发展
3.2.1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确立
3.2.2 《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丰富发展
3.3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两条线索
3.3.1 第一条线索:从人的本质及发展过程理解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3.3.2 第二条线索:从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理解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3.3.3 两条线索间的相互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彼此互补
第4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内涵
4.1 共产主义世界观对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阐释
4.1.1 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4.1.2 人在自身物质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中实现发展
4.1.3 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的批判分析
4.1.4 人的发展的完成形态
4.2 共产主义世界观对社会形态发展规律的认识
4.2.1 对社会形态本质内涵的理解
4.2.2 社会形态在自身两重矛盾作用下实现发展
4.2.3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4.2.4 对社会完成形态或理想形态的认识
4.3 共产主义世界观对整个世界的辩证统观
4.3.1 整个世界的本质是人的本质与自然界本质的统一
4.3.2 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4.3.3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第5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5.1 有利于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5.1.1 反思当代人类发展命运
5.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理解视野
5.1.3 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实现和平发展的条件
5.2 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5.2.1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5.2.2 有利于澄清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
5.2.3 有利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本论》在何种意义上揭示了共产主义? [J]. 邵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共产党宣言》中的“共产主义”再解读——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J]. 代俊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3]全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 [J]. 杨峻岭,吴潜涛.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04)
[4]马克思共产主义概念的指向性问题 [J]. 侯小丰. 理论探索. 2017(06)
[5]共产主义思想由来及其流传 [J]. 孙劲松.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7(04)
[6]共产主义思想:跃迁与升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比较研究 [J]. 陈曙光,余伟如.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7]也谈对共产主义的解读--兼与韩东屏教授商榷 [J]. 刘向军,姜永建. 学术界. 2017(05)
[8]重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概念 [J]. 张定鑫. 学术研究. 2017(02)
[9]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制定及其研究的意义——兼谈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核心”问题 [J]. 冯景源. 东南学术. 2016(02)
[10]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生成和现实意义 [J]. 张奎良.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1)
本文编号:3552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52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