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9 01:49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是在批判黑格尔国家观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把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新摆正,认为国家产生于社会,市民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灭亡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经济基础的最终决定作用的同时,认为国家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过这种独立性也要求有具体的社会阶级而定。马克思的国家相对自主性思想里主要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性对自主、国家对于统治阶级的相对自主以及国家官僚的相对自主三个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和批判马克思国家理论时对国家相对自主性予以明确的论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自主性理论。国家相对自主性是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视角进行定义和分析的,在当代主要表现在国家权力与社会利益集团相分离的程度与国家能力的大小,并且国家自主性的几个方面的价值方向也是不一样的。国家相对自主性的构成主要是理念要素与结构要素,理念要素体现为一系列宪政制度的安排,结构要素体现为国家能力。国家自主性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与社会必须保持合理的张力,国家自主性太强或者太弱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自主性的保障机制有培养成熟的市民社会、合理配置国家权力、以宪法权利制约国家权...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关于选题的说明
1.1.1 历史问题的延续
1.1.2 现实问题的反思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西方学者的典型论述
1.3.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
2.1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理论脉络
2.1.1 黑格尔国家理论的批判
2.1.2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条件
2.2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主要表现
2.2.1 政治对于经济基础的相对自主性
2.2.2 国家对于统治阶级的相对自主性
2.2.3 官僚对于国家意志的相对自主性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拓展
3.1 经济基础与多元决定
3.2 国家机器与阶级统治
3.3 官僚集团与官僚自主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国家相对自主性的当代诠释
4.1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概念理解
4.1.1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不同范畴
4.1.2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不同价值
4.1.3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不同强度
4.2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构成
4.2.1 相对自主性的理念要素
4.2.2 相对自主性的结构要素
4.3 国家自主性过强会衍生的问题
4.3.1 经济调控的失败
4.3.2 官僚权力的腐败
4.3.3 社会机能的僵硬
4.4 国家自主性的控制机制
4.4.1 以市民社会约束政治国家
4.4.2 以权力分化制衡权力膨胀
4.4.3 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
第五章 国家相对自主性与当代中国国家建设
5.1 改革开放之前国家构建与国家超强自主性
5.2 市场化过程的国家相对自主性与国家发展
5.2.1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与经济的互动
5.2.2 国家自主性失衡产生的相关问题
5.3 新时期国家相对自主性与国家建设的推进
5.3.1 防范既得利益集团
5.3.2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5.3.3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5.3.4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政府组织的非均衡发展与国家自主性的巩固[J]. 陈媛,商红日. 中州学刊. 2008(06)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国家自主性建设[J]. 桑艳军. 黑龙江史志. 2008(16)
[3]制度伦理与制度“善”[J]. 高兆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6)
[4]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理论创新[J]. 黄亮宜. 科学社会主义. 2007(03)
[5]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遗产与葛兰西的“完整国家”思想[J]. 杨仁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6]论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J]. 郁建兴.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2)
[7]列斐伏尔视野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J]. 吴宁.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8]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J]. 庞金友. 天津社会科学. 2006(06)
[9]马克思国家观的三大理论创新[J]. 刘军. 河北学刊. 2006(06)
[10]市民社会视野下国家自主性透析[J]. 郑庆基. 重庆社会科学. 2006(09)
本文编号:3555156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关于选题的说明
1.1.1 历史问题的延续
1.1.2 现实问题的反思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西方学者的典型论述
1.3.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
2.1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理论脉络
2.1.1 黑格尔国家理论的批判
2.1.2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条件
2.2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主要表现
2.2.1 政治对于经济基础的相对自主性
2.2.2 国家对于统治阶级的相对自主性
2.2.3 官僚对于国家意志的相对自主性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拓展
3.1 经济基础与多元决定
3.2 国家机器与阶级统治
3.3 官僚集团与官僚自主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国家相对自主性的当代诠释
4.1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概念理解
4.1.1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不同范畴
4.1.2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不同价值
4.1.3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不同强度
4.2 国家相对自主性的构成
4.2.1 相对自主性的理念要素
4.2.2 相对自主性的结构要素
4.3 国家自主性过强会衍生的问题
4.3.1 经济调控的失败
4.3.2 官僚权力的腐败
4.3.3 社会机能的僵硬
4.4 国家自主性的控制机制
4.4.1 以市民社会约束政治国家
4.4.2 以权力分化制衡权力膨胀
4.4.3 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
第五章 国家相对自主性与当代中国国家建设
5.1 改革开放之前国家构建与国家超强自主性
5.2 市场化过程的国家相对自主性与国家发展
5.2.1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与经济的互动
5.2.2 国家自主性失衡产生的相关问题
5.3 新时期国家相对自主性与国家建设的推进
5.3.1 防范既得利益集团
5.3.2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5.3.3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5.3.4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政府组织的非均衡发展与国家自主性的巩固[J]. 陈媛,商红日. 中州学刊. 2008(06)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国家自主性建设[J]. 桑艳军. 黑龙江史志. 2008(16)
[3]制度伦理与制度“善”[J]. 高兆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6)
[4]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理论创新[J]. 黄亮宜. 科学社会主义. 2007(03)
[5]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遗产与葛兰西的“完整国家”思想[J]. 杨仁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6]论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J]. 郁建兴.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2)
[7]列斐伏尔视野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J]. 吴宁.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8]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J]. 庞金友. 天津社会科学. 2006(06)
[9]马克思国家观的三大理论创新[J]. 刘军. 河北学刊. 2006(06)
[10]市民社会视野下国家自主性透析[J]. 郑庆基. 重庆社会科学. 2006(09)
本文编号:3555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5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