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996”工作模式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基于马克思工作日理论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1 01:51
近年来,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事件频发,尤其是有些企业实行"996"工作模式,超长的劳动时间在全社会引发了广泛讨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工作日问题曾有过详尽的剖析,认为工作日上存在劳资双方的"权利冲突",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影响劳动时间的关键因素。在我国,"996"工作模式的存在有其深层原因和现实基础,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背景下,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对低下、劳动力市场长期供求失衡和工人组织化程度低共同削弱了劳动者在工作日问题上的议价能力。"996"工作模式严重损害了劳动者身心健康,侵害了劳动者权益,因此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应当共同努力,消除"996"工作模式形成的现实土壤。
【文章来源】:经济论坛. 2020,(11)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马克思的工作日理论
三、我国“996”工作模式的形成原因
(一)我国工作日变化的最深层的制度背景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所有制关系的调整改变了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二)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对较低是延长工作日的深层原因
(三)我国劳动力供求严重失衡削弱了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议价权,工作时间的延长具备了现实土壤
(四)工人组织化程度低是“996”工作模式形成的直接原因
四、我国“996”工作模式治理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改变“996”工作模式的根本方式
(二)政府采取措施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加强工作日监管是改变“996”工作模式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工人组织化力量,在福利待遇、工作日安排等关系工人切身利益方面推行集体协商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非公企业劳资关系中集体协商问题的研究——基于上海市的调查[J]. 汤乃飙.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08)
[2]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现实价值[J]. 韩金华. 当代经济研究. 2009(12)
[3]闲暇、自由和休闲——从马克思“工作日”理论看休闲的内容和必然性[J]. 吴文新.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09)
本文编号:3581842
【文章来源】:经济论坛. 2020,(11)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马克思的工作日理论
三、我国“996”工作模式的形成原因
(一)我国工作日变化的最深层的制度背景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所有制关系的调整改变了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二)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对较低是延长工作日的深层原因
(三)我国劳动力供求严重失衡削弱了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议价权,工作时间的延长具备了现实土壤
(四)工人组织化程度低是“996”工作模式形成的直接原因
四、我国“996”工作模式治理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改变“996”工作模式的根本方式
(二)政府采取措施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加强工作日监管是改变“996”工作模式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工人组织化力量,在福利待遇、工作日安排等关系工人切身利益方面推行集体协商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非公企业劳资关系中集体协商问题的研究——基于上海市的调查[J]. 汤乃飙.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08)
[2]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现实价值[J]. 韩金华. 当代经济研究. 2009(12)
[3]闲暇、自由和休闲——从马克思“工作日”理论看休闲的内容和必然性[J]. 吴文新.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09)
本文编号:3581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8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