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正向引导——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1 02:5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和舆论争夺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在网络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性、现实性、实践性和隐蔽性特征显著。网络空间中舆论场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场所,但也给予了西方意识形态进行网络渗透的空间。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从实践和理论层面正向引导网络舆论,加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资源空间,培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话语转化。以更好地增强网民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向心力。
【文章来源】:东南传播. 2020,(0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
(一)网络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二)网络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性和隐蔽性
二、网络舆论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唇齿相依
(一)网络舆论场打造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集散平台
(二)网络舆论场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思潮斗争地
三、加强网络舆论正向引导,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话语转化
(一)拓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资源空间,规避意识形态孤岛
(二)讲好马克思故事,塑造马克思主义网络文化
本文编号:3581938
【文章来源】:东南传播. 2020,(0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
(一)网络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二)网络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性和隐蔽性
二、网络舆论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唇齿相依
(一)网络舆论场打造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集散平台
(二)网络舆论场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思潮斗争地
三、加强网络舆论正向引导,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话语转化
(一)拓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资源空间,规避意识形态孤岛
(二)讲好马克思故事,塑造马克思主义网络文化
本文编号:3581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8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