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9 00:23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在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为什么要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如何进行教育而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总和。它是由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地位与任务、主体与客体、内容和形式、原则与方法等方而的思想组成的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理论。研究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对于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绪论,明确了本文以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它与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教育思想之间既联系又区别的相互关系,介绍了近年来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论述了这一选题对于深化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和研究、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意义。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与逻辑脉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是...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与逻辑
    第一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二、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三、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四、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关思想的借鉴
    第三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主体条件
        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
        三、勇于创新的批判精神
        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四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萌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二、酝酿: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三、形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第二章 共性与个性
    第一节 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共性
        一、鲜明的阶级性
        二、突出的科学性
        三、强烈的实践性
        四、科学的批判性
        五、有效的"灌输"性
    第二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个性
        一、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统一
        二、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三、理论性与务实性相统一
        四、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第三章 地位与目标
    第一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理论教育地位与作用的探索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第二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理论教育目标和任务的探索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培育"四有"新人
第四章 内容与形式
    第一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
        二、毛泽东思想教育
        三、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第二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
        一、学校课堂教育
        二、整党整风运动
        三、真理标准讨论
        四、媒体宣传教育
        五、开展理论研究
第五章 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的构成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建设
    第二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客体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客体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客体的确定
第六章 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
        三、"老祖宗不能丢"的原则
        四、要"讲新话"的原则
    第二节 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教育法
        二、说服教育法
        三、自我教育法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法
第七章 贡献与意义
    第一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教育思想
        二、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理论
        三、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节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充分认识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二、始终坚持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三、坚决克服理论教育工作中的错误倾向
第八章 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江泽民对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要性的新时代阐释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创新
        三、以新时代内涵闸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四、坚持整风教育形式,深化党校教育改革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风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第二节 胡锦涛对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推进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添新的内容
        二、强调干部和青年教育,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的重点
        三、注重学校和共青团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建设
        四、强调求真务实,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原则
        五、开展集中学习实践活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途径
        六、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评析[J]. 宋建容,谭辉旭,何慧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2]简论胡锦涛的干部教育思想[J]. 李波.  沈阳干部学刊. 2010(06)
[3]论胡锦涛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J]. 郑贤云.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6)
[4]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综述[J]. 任福全,胡昊.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5]胡锦涛论教育初探[J]. 顾成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30)
[6]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吴远,曹芸.  江海学刊. 2010(03)
[7]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现状及优化[J]. 杨萍.  南昌高专学报. 2010(02)
[8]论胡锦涛青年教育思想的特色[J]. 程东旺.  教育探索. 2010(01)
[9]试论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J]. 童中平,张阳.  华章. 2009 (23)
[10]刘少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J]. 李晓辉.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9)

博士论文
[1]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 钱风华.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 陈哲.武汉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D]. 王英.西南政法大学 2009
[2]论邓小平对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D]. 陈晓明.东北师范大学 2002
[3]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青年观比较研究[D]. 邓明辉.首都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595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95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