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26 22:00
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实现了马克思对思辨哲学的变革过程。但是马克思的这一变革并不是简单的哲学用语的转换或叠加,而是在哲学思想、方法、术语等多方面实现的变革。本文以19世纪初德国社会发展状况和思想发展状况为研究背景,以费尔巴哈哲学为基点,探讨了马克思哲学思想在哪些方面受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熏陶和感染。费尔巴哈哲学并不是一两个简单的哲学话语,而是有着比较丰富而充实的理论体系。因此,了解并熟悉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内容和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哲学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人本唯物主义、认识论和价值观念等哲学思想;“类”、“人的本质”的哲学术语;“主客观颠倒”、异化的哲学方法等多个不同的方面。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哲学批判与超越也主要地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的。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好的了解。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批判超越的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的哲学变革,同时也完成了对传统哲学的变革。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立足解决人类实际问题的哲学,对于我们当今哲学工作的继续钻研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背景及费尔巴哈哲学简介
第一节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背景
一、德国社会发展状况
二、德国思想发展状况
第二节 费尔巴哈哲学简介
一、哲学核心
二、哲学思想
三、哲学方法
四、哲学术语
第二章 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哲学思想的影响
一、人本唯物主义
二、认识论
三、价值观念
第二节 哲学方法的影响
一、“主客观颠倒”方法
二、异化方法
第三节 哲学术语的影响
一、“类”的哲学术语
二、“人的本质”哲学术语
第三章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第一节 批判与超越的原因
一、费尔巴哈哲学存在不足
二、马克思对哲学的认识日益深入
第二节 批判与超越的主要内容
一、哲学思想
二、哲学方法
三、哲学术语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完成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变革完成的意义
一、打破了传统哲学的纯粹思辨性
二、冲破单一学科,实现多学科的有机结合
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实现了与历史观的统一
四、正确揭示了人的本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好的理解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当代启示
一、不断质疑与批判的精神与态度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品质
二、多方位多学科的研究是学术工作的重要途径
三、勇担学术责任是研究工作的重要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马克思“颠倒”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蕴及其哲学变革[J]. 许恒兵.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6(03)
[2]论马克思对哲学看法的转变[J]. 刘华萍. 湖南社会科学. 2014(02)
[3]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历史”概念与意蕴[J]. 刘怀玉,章慕荣. 南京社会科学. 2013(11)
[4]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产主义内核[J]. 侯惠勤.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3(07)
[5]从“类存在”到“社会存在”——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 徐先艳.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05)
[6]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角及学术意义——从对西方学界的几种社会批判理论的批判入手[J]. 唐正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5)
[7]哲学的死亡与复活——从马克思、恩格斯反哲学的立场看“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兴起[J]. 王金福. 学术月刊. 2013(02)
[8]论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J]. 曾长秋,邱荷.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1)
[9]物、物化、物象化:马克思物论的新认识[J]. 刘森林. 高校理论战线. 2012(07)
[10]内容与形式视域下的文化繁荣[J]. 吕世荣. 哲学研究. 2012(04)
博士论文
[1]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进程[D]. 聂海杰.河南大学 2014
[2]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本学解读[D]. 李成旺.清华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论马克思对施蒂纳人学的批判[D]. 向红.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论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及其超越性[D]. 杨中陶.广西大学 2013
[3]马克思的哲学史观初探[D]. 张倩.云南大学 2010
[4]《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初探[D]. 杜凌霞.云南师范大学 2009
[5]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思想的转变[D]. 胡彬.河南大学 2009
[6]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要反对“哲学”?[D]. 皇甫志芬.苏州大学 2006
[7]再观马克思的哲学观[D]. 吴成军.安徽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11239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背景及费尔巴哈哲学简介
第一节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背景
一、德国社会发展状况
二、德国思想发展状况
第二节 费尔巴哈哲学简介
一、哲学核心
二、哲学思想
三、哲学方法
四、哲学术语
第二章 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哲学思想的影响
一、人本唯物主义
二、认识论
三、价值观念
第二节 哲学方法的影响
一、“主客观颠倒”方法
二、异化方法
第三节 哲学术语的影响
一、“类”的哲学术语
二、“人的本质”哲学术语
第三章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第一节 批判与超越的原因
一、费尔巴哈哲学存在不足
二、马克思对哲学的认识日益深入
第二节 批判与超越的主要内容
一、哲学思想
二、哲学方法
三、哲学术语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完成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变革完成的意义
一、打破了传统哲学的纯粹思辨性
二、冲破单一学科,实现多学科的有机结合
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实现了与历史观的统一
四、正确揭示了人的本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好的理解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当代启示
一、不断质疑与批判的精神与态度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品质
二、多方位多学科的研究是学术工作的重要途径
三、勇担学术责任是研究工作的重要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马克思“颠倒”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蕴及其哲学变革[J]. 许恒兵.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6(03)
[2]论马克思对哲学看法的转变[J]. 刘华萍. 湖南社会科学. 2014(02)
[3]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历史”概念与意蕴[J]. 刘怀玉,章慕荣. 南京社会科学. 2013(11)
[4]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产主义内核[J]. 侯惠勤.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3(07)
[5]从“类存在”到“社会存在”——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 徐先艳.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05)
[6]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角及学术意义——从对西方学界的几种社会批判理论的批判入手[J]. 唐正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5)
[7]哲学的死亡与复活——从马克思、恩格斯反哲学的立场看“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兴起[J]. 王金福. 学术月刊. 2013(02)
[8]论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J]. 曾长秋,邱荷.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1)
[9]物、物化、物象化:马克思物论的新认识[J]. 刘森林. 高校理论战线. 2012(07)
[10]内容与形式视域下的文化繁荣[J]. 吕世荣. 哲学研究. 2012(04)
博士论文
[1]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进程[D]. 聂海杰.河南大学 2014
[2]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本学解读[D]. 李成旺.清华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论马克思对施蒂纳人学的批判[D]. 向红.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论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及其超越性[D]. 杨中陶.广西大学 2013
[3]马克思的哲学史观初探[D]. 张倩.云南大学 2010
[4]《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初探[D]. 杜凌霞.云南师范大学 2009
[5]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思想的转变[D]. 胡彬.河南大学 2009
[6]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要反对“哲学”?[D]. 皇甫志芬.苏州大学 2006
[7]再观马克思的哲学观[D]. 吴成军.安徽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11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1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