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11:17
  本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研究视角,着重从应用研究的层面来探讨在我国实现社会公正的路径选择。为此,本文首先对公平正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社会公正的内涵及其涵盖的制度原则、社会公正的学理定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目的及其基本特征进行了界定。接着,在分析我国社会公正的现状及其原因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集中表现为社会不公正现象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阶层结构甚至有“断裂”的危险。最后,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出发,尝试着提出实现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指出社会公正的实现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从而形成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支持网,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行为举措都不可能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不公的现状。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论文研究缘起及文献综述
    (二)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三) 论文设计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 论文创新之处及存在不足
一、公平正义的理论界说
    (一) 社会公正的内涵及其涵盖的制度原则
        1、权利平等,即保证原则
        2、机会均等,即事前原则
        3、按贡献分配,即事后原则
        4、社会调剂,即补偿原则
    (二) 社会公正的学理定位分析
        1、公正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范畴
        2、公正作为道德价值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
        3、公正作为特定的历史范畴,与特定的经济关系密切相关
        4、平等是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理念
    (三) 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目的与基本特征分析
        1、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最终目的
        2、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基本特征
            (1) 社会主义社会公正是发展经济与实现社会和谐的统一
            (2) 社会主义社会公正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3) 社会主义社会公正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4) 社会主义社会公正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二、社会公正:实现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理性选择
    (一)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现状分析
        1、不公正现象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1) 贫富差距拉大
            (2) 城乡差距扩大
            (3) 区域差距加大
        2、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存在“断裂”的危险
            (1) 困难群体大量存在并导致社会结构紧张
            (2) 中间阶层不成熟使社会缺乏弹性张力
            (3) 社会各阶层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的“地位准入”机制
    (二)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日益凸现之原因
        1、历史遗留问题:非均衡发展的一份遗产
        2、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一次阵痛
        3、人谋不周的一些惨痛教训
        4、腐败问题是引发社会不公的重要原因
    (三)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公正: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目标模式
        2、公正:和谐社会制度设计的核心价值追求
        3、公正:凝聚人心、整合民力、维护稳定的旗帜
        4、公正:提高社会“幸福指数”不可缺少的选项
三、实现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一) 中国共产党把社会公正纳入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
        1、党的根本宗旨与公正理念具有一致性
        2、党要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二) 当代中国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1、立法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第一道堤坝
        2、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
    (三) 政府必须通过公正合理的公共政策促进社会公正
        1、保证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根本大计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编制社会安全网
    (四) 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成员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
        1、重视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积极发挥社会调节功能
        2、群策群力,共同维护社会公正
    (五) 完善各种社会制度,以制度公正推进社会公正
        1、完善各项具体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加强公正之制度整合,以制度整合促进社会和谐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实现社会公正[J]. 田海斌.  理论界. 2005(09)
[2]中国转型期社会不公正现象探析——构建和谐社会的公正思考[J]. 朱宏军.  理论与现代化. 2005(05)
[3]论司法公正[J]. 吴文渊,陈鹰.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4]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J]. 郑建勋,陈洪涛.  理论观察. 2005(04)
[5]社会公正理念与社会和谐[J]. 葛晨虹.  河北学刊. 2005(04)
[6]社会公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何建华.  学术月刊. 2005(07)
[7]社会公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J]. 单孝虹.  理论前沿. 2005(14)
[8]推进社会公正 构建和谐社会[J]. 贺先平.  理论导刊. 2005(06)
[9]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J]. 王霞.  青海社会科学. 2005(03)
[10]论维护公平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J]. 朱文兴.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621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21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6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