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的精神内涵与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2-10-21 09:08
<正>创作于1925年秋天的《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钟爱的诗词之一。1957年,经毛泽东亲自审定,正式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沁园春·长沙》位列第一。这首词内涵丰富,向世人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与远大理想抱负,被誉为乐观之歌、担当之歌、信念之歌,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乐观之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词的开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独立"二字,凸显了作者雄立橘子洲头、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乐观之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担当之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信念之歌——“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的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赏读“红色经典”的语言意境与革命情怀——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为例[J]. 朱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22)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J]. 邓永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20)
本文编号:3695348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乐观之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担当之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信念之歌——“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的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赏读“红色经典”的语言意境与革命情怀——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为例[J]. 朱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22)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J]. 邓永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20)
本文编号:3695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95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