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7:41
本文关键词: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就要关注并解决好中国当前社会中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民生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大现实课题。 本文研究了党的十六以来党的民生思想与实践,从理论上分析了当代党的民生思想的来源,较系统地分析了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主要内容及实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当前中国民生建设的具体实践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对从制度层面上统筹解决民生问题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分析。 前言部分简要的叙述了民生的含义,民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部分不仅还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民生的关注状况,还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相关方面和主要涉及的研究领域。 第一部分,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的来源。十六大以来的党的民生思想是依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的切实提高、改善人民生存条件的具体思想。这一民生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的精华和西方人文主义的合理因素,又同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继承,它适应了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最好阐述。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及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都是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认真反思和总结,党依据我国民生现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惠民、为民政策。 第二部分,,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十六大以来党就改善民生问题的一系列思想体现在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各项建设上,让人民切实体会到了改革带来的成果。 第三部分,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实践。主要论述了现阶段党的民生具体实践活动,奋斗目标,价值取向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党非常重视民生,努力在改善民生并并实施了新举措,从多个层面以发展和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 第四部分,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的意义。它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在实践上具体指导了党的民生实践活动。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 民生实践 民生思想 科学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1;D2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2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0
-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10-11
- 三、 主要内容和框架11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1-12
- 第一部分 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来源12-16
- 一、 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12-13
- 二、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生思想的积极扬弃13-16
- 第二部分 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主要内容16-28
- 一、 发展经济致力于实现民众富裕17-18
- 二、 政治改革致力于保障民主权利18-21
- (一) 保证人民民主权利是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18-19
- (二) 提高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19-20
- (三) 尊重和保障人权20-21
- 三、 文化改革致力于提高民众素质21-22
- (一) 推进文化改革的重要性21
- (二)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民质21-22
- 四、 社会建设致力于实现民众意愿22-24
- (一) 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性22-23
- (二)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23-24
- 五、 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4-28
- (一)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24-25
- (二)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25-28
- 第三部分 十六大以来党改善民生的实践28-42
-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8-31
- (一) 解决民生问题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29-30
- (二) 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改善民生30-31
- 二、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31-32
-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31
- (二) 构建和谐社会是改善民生的奋斗目标之一31-32
- 三、 以公平正义为为改善民生的价值取向32-34
- (一) “公平、正义”的科学内涵32-33
- (二) “公平、正义”是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实践的首要价值取向33-34
- 四、 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34-42
- (一)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34-37
- (二)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37-38
- (三) 加快建立社会医疗保障体系38
- (四)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38-42
- 第四部分 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的意义42-46
- 一、 理论意义42-43
- (一)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42-43
- (二)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3
- 二、 实践意义43-46
- (一) 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43-44
- (二) 持续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2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洪明;;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民生思想比较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敏;杨非;;论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特色[J];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10期
3 李湘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邬旭东;施光跃;;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与现实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9期
5 王青平;何建华;;论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历史演进[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周国平;刘小红;;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价值学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8 董宁;陆惠烨;;胡锦涛民生观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1期
9 葛恒云;;关切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传统[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何业泉;;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着力点[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