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09:06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福利是关系到每个国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邓小平同志的社会福利思想是在继承与吸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创新出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从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内涵解读入手,梳理了其形成的基础,深刻分析了其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认清了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及研究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意义。从社会福利思想的一般概念出发,分析了社会福利思想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及关系,在此基础上解析了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内涵;联系历史经验与现实教训,点明了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形成基础。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又受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尤其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有关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和重点内容。以时间为线索,以史料和邓小平发表的相关讲话和论著为依据,从关于明确基本社会福利思想和树立社会福利理念的问题、关于如何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给职工以切实福利的问题、关于如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等三个维度较为全面的论述了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也从一个侧面透视出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从萌芽走向成熟的过程。 第四部分:阐述了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所起到的稳定民心和保障民生的作用,突出了其在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提出了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对社会福利改革所起到的启发作用,点明其在当下对我国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和制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社会福利思想 内涵 主要内容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9;D09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文献综述8-12
  • 引言12-13
  • 一、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内涵及研究意义13-18
  • (一) 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内涵13-16
  • 1. 社会福利思想的含义13-14
  • 2. 社会福利思想和社会福利制度的辨识14-15
  • 3. 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界定15-16
  • (二) 研究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意义16-18
  • 1. 研究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意义16-17
  • 2. 研究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现实意义17-18
  • 二、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形成基础18-27
  • (一) 中国古代传统福利思想18-19
  • 1. “济贫安民”的民本思想18-19
  • 2. 儒家的“大同”思想19
  • (二) 中国近代福利思想19-23
  • 1. 西学东进影响下的社会福利思想19-20
  • 2. “教养相济”的社会福利思想20-22
  • 3. “安老怀少”的福利思想22-23
  • (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有关社会福利的思想23-27
  •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福利思想24
  • 2. 列宁的社会福利思想24-25
  • 3. 毛泽东的社会福利思想25-27
  • 三、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27-32
  • (一) 关于明确基本福利和树立福利理念的思想27-28
  • 1. 经济建设要关注人民福利27
  • 2. 社会福利的对象和保障力量27-28
  • 3. 社会福利是人民应有的基本权利28
  • 4. 实行“适度”的社会福利28
  • (二) 关于如何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给职工以切实福利的思想28-31
  • 1. 立足国情办好教职工集体福利的思想29
  • 2.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逐步改善福利的思想29-30
  • 3. 福利是领导工作好坏标准之一的思想30
  • 4. 合理安排离退休人员福利的思想30-31
  • (三) 关于如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31-32
  • 1. 以消除贫困为主要任务的思想31
  • 2. 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思想31-32
  • 四、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32-36
  • (一) 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地位32-33
  • 1.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体系32
  • 2. 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步发展32-33
  • 3. 有利于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33
  • (二) 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的现实意义33-36
  • 1. 为我国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提供理论指导34
  • 2. 为我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提供理论基础34-35
  • 3. 为我国现代社会的福利实现提供可靠的途径35-36
  • 结语36-37
  • 主要参考文献37-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J];南开学报;2006年06期

2 郑功成;;收入分配改革与财富合理分配[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5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d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