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下1950年代农业政策变迁
发布时间:2017-05-18 13:14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下1950年代农业政策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50年代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时期,这一时期党的农业政策历经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以及农业大跃进等三次大的变革,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与当时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历史脉络,彰显了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农村社会的了解和探索。本文针对中国共产党在1950年代各个时期的农业政策进行梳理贯通,以期获得整体认识。 新中国的成立吹响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一片萧条,农业凋敝,农民生活困苦,面对这种严重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在继承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农村实际,带领民众在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彻底铲除了在中国农村存在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初步解放了禁锢已久的生产力,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为共产党领导中国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随后展开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展开了对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探索,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党的指引下顺利展开,而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则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指导中国农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性纲要,在这一纲要的指导下,农业合作化顺利开展完成。农业合作化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在党内逐渐滋生的骄傲自满和急于求成情绪的影响下,于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在这一时期党和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来推动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这一运动中出现的人民公社则成为了解决农村问题的制度模式,党希望可以借助这一组织模式快速的推动生产关系向更高级的社会主义集体形式过渡,但实践证明,大跃进这一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追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党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跃进运动也成为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 中国共产党五十年代的各项农业政策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全面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力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对中国农业日后的蓬勃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由于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其中难免出现了挫折和困难,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有裨益。
【关键词】:1950年代 农村 农业政策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1;F32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一、 前言10-13
- (一) 研究背景10
- (二) 文献综述10-12
-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四) 研究方法13
- 二、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土地改革政策13-22
- (一) 土地改革前的农业经济状况13-16
- 1. 中国当时的农业发展情况14-15
- 2. 土地改革前的准备工作15-16
- (二) 土地改革前的政策选择16-20
- 1. 土地改革政策的出台16-17
- 2. 《土地改革法》的内容和特点17-19
- 3. 土地改革的实施19-20
- (三) 土地改革的评价20-22
- 1. 土地改革的绩效20-22
- 2. 土地改革的偏差22
- 三、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理论与农业合作化政策22-34
- (一) 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和探索23-27
- 1. 编制农业发展计划23-24
- 2. 实行统购统销政策24-27
- (二) 以农业合作化改造小农经济27-31
- 1. 农业合作化的思想渊源27-28
- 2. 农业合作化的实施: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28-31
- (三) 对农业合作化的评价31-34
- 1. 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功绩31-32
- 2. 农业合作化的失误32-34
- 四、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大跃进政策34-45
- (一) 提出农业增长高指标,进行农业大跃进34-39
- 1. 农田基本建设运动的兴起34-36
- 2. 农业进行大跃进36-37
- 3. 发展农村工业,进行大炼钢铁37-39
- (二) 改变农业经济体制,建立农村人民公社39-43
- 1. 人民公社构想的提出39-40
- 2. 各地共产主义试点、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40-43
- (三) 对“大跃进”运动的思考43-45
- 1. “大跃进”运动的成绩43-44
- 2. “大跃进”运动的深刻教训44-45
- 五、 1950 年代农业政策的启示45-49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农业发展的立足点46-47
- (二) 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47
- (三) 以农业为本,,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47-48
- (四)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农民利益角度出发48-49
- 结束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军;;试论1957年冬、1958年春农田水利建设运动[J];北京党史;2006年01期
2 王瑞芳;;大跃进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得失问题研究评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王丹莉;;统购统销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1期
4 田锡全;;1953年粮食危机与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段鹏飞;;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嬗变与评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吴长春;;关于如何评价“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徐玲;;历史变动中的农村建设及其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8 李伟;;中国共产党农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及现实思考——以1949-1978年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刘贵山;;1949年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演变述评[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回顾与现代反思[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下1950年代农业政策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