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3-06-05 05:30
“政通人和”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承载了几千年来中国仁人志士的治国梦想,尤其是在“和谐”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加强政治文明的建设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已成为党中央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及落实,不论是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开创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本文以和谐社会为背景,以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为出发点,结合本国国情对政治文明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利益分析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理论阐释与实践归纳相结合,在总结归纳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政治文明相关理论的解析,分别从政治文明的内涵、特征和结构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作为本文的创新,将和谐社会与政治文明的相关理论充分糅合,集中阐述了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本部分首先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视角分析论证了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需要政治文明。接着,通过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与政治文明的结合,来分别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蕴...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政治文明相关理论的解析
(一) 政治文明的内涵
1.对政治文明含义的不同解释
2.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
(二) 政治文明的特征
1.政治文明的阶级性
2.政治文明的复杂性
3.政治文明的动态性
(三) 政治文明的结构
1.政治意识文明
2.政治制度文明
3.政治行为文明
二、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
(一) 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需要政治文明
1.从历史视角来看,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现实视角来看,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政治动力
(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政治支撑
(二) 和谐社会蕴含的本质特征呼唤政治文明
1.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涵
2.公平正义是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3.诚信友爱是政治文明的道德支撑
4.充满活力是政治文明的发展动力
5.安定有序是政治文明的根本体现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三、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趋势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一)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趋势的可能性
1.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符合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规律
2.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理论
3.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精华
(二)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趋势的现实性
1.我国现实政治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和谐社会建构的障碍
(1) "官本位"意识严重侵蚀着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政绩观
(2) 权利监督体制不够健全给腐败分子以权谋私留下了空间
(3) 政治权力运行不够透明阻碍了人民切实行使自身权利的可能
(4) 选举制度不够规范削弱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2.新时期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发展机遇
(1) 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创造了基本前提
(2) 经济和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
(3) "和而不同"的政治包容性为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政治文化资源和国际环境
四、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 政治意识文明建设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执政理念的科学性
2.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强化公民的政治意识
3.弘扬民主法治精神,确保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实现
4.解放思想,与时具进,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二) 政治制度文明建设
1.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完善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实际原则的干部选任制度
2.深化组织领导制度改革,完善以民主权利为基础的民主集中制制度
3.深化权力运作制度改革,完善以权力监督和制约为根本内容的权力运作制度
4.深化社会主义法制改革,完善以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为根本依据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三) 政治行为文明建设
1.转变执政理念,规范政府行为
2.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3.加强民主协商,凝聚民主政治的建设力量
4.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进而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31779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政治文明相关理论的解析
(一) 政治文明的内涵
1.对政治文明含义的不同解释
2.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
(二) 政治文明的特征
1.政治文明的阶级性
2.政治文明的复杂性
3.政治文明的动态性
(三) 政治文明的结构
1.政治意识文明
2.政治制度文明
3.政治行为文明
二、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
(一) 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需要政治文明
1.从历史视角来看,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现实视角来看,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政治动力
(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政治支撑
(二) 和谐社会蕴含的本质特征呼唤政治文明
1.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涵
2.公平正义是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3.诚信友爱是政治文明的道德支撑
4.充满活力是政治文明的发展动力
5.安定有序是政治文明的根本体现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三、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趋势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一)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趋势的可能性
1.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符合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规律
2.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理论
3.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精华
(二)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趋势的现实性
1.我国现实政治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和谐社会建构的障碍
(1) "官本位"意识严重侵蚀着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政绩观
(2) 权利监督体制不够健全给腐败分子以权谋私留下了空间
(3) 政治权力运行不够透明阻碍了人民切实行使自身权利的可能
(4) 选举制度不够规范削弱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2.新时期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发展机遇
(1) 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创造了基本前提
(2) 经济和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
(3) "和而不同"的政治包容性为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政治文化资源和国际环境
四、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 政治意识文明建设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执政理念的科学性
2.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强化公民的政治意识
3.弘扬民主法治精神,确保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实现
4.解放思想,与时具进,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二) 政治制度文明建设
1.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完善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实际原则的干部选任制度
2.深化组织领导制度改革,完善以民主权利为基础的民主集中制制度
3.深化权力运作制度改革,完善以权力监督和制约为根本内容的权力运作制度
4.深化社会主义法制改革,完善以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为根本依据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三) 政治行为文明建设
1.转变执政理念,规范政府行为
2.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3.加强民主协商,凝聚民主政治的建设力量
4.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进而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31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3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