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及其在新时代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4-09-29 20:34
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值得持续关注的重要维度。本文首先追溯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思想来源。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有较大直接影响的思想家有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和施蒂纳。在此基础上,基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对交往实践观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期,梳理出马克思交往实践思想从萌芽到形成再到运用与拓展的蜕变过程:《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开始了对交往问题的哲学思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由哲学思考转向经济领域中现实问题的研究标志着马克思交往实践思想初具雏形;《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的研究标志着马克思交往实践思想的初步形成,《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引申出的三种交往实践形式标志着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成熟;《资本论》中运用交往实践的原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产生的根源,《人类学笔记》中将交往实践理论拓展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通过对马克思交往实践思想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发现马克思交往实践思想内涵丰富、特征明显。本文从个人和社会两个维度出发阐释和把握其内涵。交往实践于个人而言,不仅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也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于社会而言,社会生活的固...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重点
1.4.3 研究难点
1.4.4 研究创新点
2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思想来源
2.1 康德“恶意的交往性”
2.2 费希特“我—他辩证法”
2.3 黑格尔“劳动是交往的中介”
2.4 费尔巴哈“交往唯心主义”
2.5 施蒂纳“唯我论哲学范式”
3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发展历程
3.1 交往实践的萌芽
3.1.1 《博士论文》和《莱茵报》工作时期的交往实践思想
3.1.2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交往实践思想
3.2 交往实践的形成
3.2.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实践思想
3.2.2 《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交往实践思想
3.3 交往实践的运用与拓展
3.3.1 《资本论》中的交往实践思想
3.3.2 《人类学笔记》中的交往实践思想
4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内涵与特征
4.1 交往实践的内涵
4.1.1 交往实践与个人
4.1.2 交往实践与社会
4.2 交往实践的特征
4.2.1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
4.2.2 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4.2.3 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5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5.1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主要内容
5.1.1 交往行为概念
5.1.2 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双重架构
5.1.3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5.1.4 交往理性
5.2 马克思交往实践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之比较
5.2.1 马克思交往实践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之差异
5.2.2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评析
6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在新时代的价值
6.1 进入新时代的当代中国面临的挑战
6.1.1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仍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6.1.2 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但环境保护仍任重道远
6.1.3 国际局势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将应对更为复杂的外部挑战
6.2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价值
6.2.1 为经济健康繁荣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6.2.2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思路
6.2.3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06297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重点
1.4.3 研究难点
1.4.4 研究创新点
2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思想来源
2.1 康德“恶意的交往性”
2.2 费希特“我—他辩证法”
2.3 黑格尔“劳动是交往的中介”
2.4 费尔巴哈“交往唯心主义”
2.5 施蒂纳“唯我论哲学范式”
3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发展历程
3.1 交往实践的萌芽
3.1.1 《博士论文》和《莱茵报》工作时期的交往实践思想
3.1.2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交往实践思想
3.2 交往实践的形成
3.2.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实践思想
3.2.2 《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交往实践思想
3.3 交往实践的运用与拓展
3.3.1 《资本论》中的交往实践思想
3.3.2 《人类学笔记》中的交往实践思想
4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内涵与特征
4.1 交往实践的内涵
4.1.1 交往实践与个人
4.1.2 交往实践与社会
4.2 交往实践的特征
4.2.1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
4.2.2 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4.2.3 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5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5.1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主要内容
5.1.1 交往行为概念
5.1.2 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双重架构
5.1.3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5.1.4 交往理性
5.2 马克思交往实践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之比较
5.2.1 马克思交往实践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之差异
5.2.2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评析
6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在新时代的价值
6.1 进入新时代的当代中国面临的挑战
6.1.1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仍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6.1.2 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但环境保护仍任重道远
6.1.3 国际局势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将应对更为复杂的外部挑战
6.2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价值
6.2.1 为经济健康繁荣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6.2.2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思路
6.2.3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06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006297.html
上一篇:傅立叶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