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5-02-07 21:17
马克思哲学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在这一超越中,体现出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的基础上对西方传统哲学之本质的彻底批判, 并开辟了一个本质上全新的研究方向与领域。这一新的方向指向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以对现代生活世界之本质的批判及其界限的呈现与改造为其理论与实践的目标。而对于仍深陷于现代性之本质困境之中的当代人而言,这一建立在新的存在论基础上的对现代生活世界的观照仍然具有指导作用。 任何一种理论自身的阐明及其当代意义的彰显,都以该理论的历史叙说为前提。为了能够揭示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超越及其当代价值,本文力图在追述马克思哲学变革之真实历程的基础上, 围绕马克思对现代生活世界之本质的批判,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解剖市民社会的必要 二、国民经济学批判与生存论哲学路径的开启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当代性意义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解剖市民社会的必要
(一) “现实的人民精神”
(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三) 解剖市民社会的必要性
二、国民经济学批判与生存论哲学路径的开启
(一) 私有财产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
(二)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三) 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与生存论路径的开启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当代性意义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
(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性意义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附:作者硕士阶段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本文编号:4031315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解剖市民社会的必要
(一) “现实的人民精神”
(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三) 解剖市民社会的必要性
二、国民经济学批判与生存论哲学路径的开启
(一) 私有财产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
(二)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三) 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与生存论路径的开启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当代性意义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
(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性意义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附:作者硕士阶段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本文编号:4031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03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