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康德主义关系辨析——以“先验批判”和“辩证批判”为核心
发布时间:2017-07-05 15:27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康德主义关系辨析——以“先验批判”和“辩证批判”为核心
【摘要】:从哲学上看,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问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康德主义的关系问题;要理解这一问题,需要追溯康德所开启的不同批判路径之间的关系。新康德主义者设想自身面对一个康德式的处境,试图通过"先验批判"来克服同时代的形而上学和"独断论",即黑格尔辩证法和科学唯物主义以及作为二者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以柯亨为代表的马堡学派将康德哲学浓缩为一种先验方法——从文化事实出发追问其可能性条件的哲学活动,并借此排除康德的主体和物自身等概念,从而构成一个一元论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实践部分便是基于法律科学的文化事实,以确定理想的社会概念为其可能性条件,并借助康德的绝对命令将这个社会表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正是基于这一哲学逻辑,伯恩斯坦等人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修正。尽管新康德主义的确开辟出了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维度,但是其对德国唯心主义和马克思哲学的批评却充满了误解。事实上,费希特和黑格尔等人已将康德内在批判观念彻底化,形成了一条辩证批判的路径并为马克思所继承和发展。这一哲学传统并非独断论的,而是作为一种内在批判克服了新康德主义的自然与自由二分逻辑,得到一个总体概念,并通过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得出一种具体的自由概念。这种存在于现实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观念,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逻辑支点。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先验批判 辩证批判 社会主义 自由 独断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ZX063) 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2012ZD)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31096)
【分类号】:B516.31;A811
【正文快照】: 众所周知,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背叛了马克思主义,而普列汉诺夫、列宁、卢森堡和梅林等理论家也早已对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进行批判和揭露,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的,“伯恩斯坦,就他一度所属的马克思的学派说,已经死了”1。然而,伯恩斯坦所标示出的问题,却不能说已得到了充分研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亚旭;;成见与先验批判——读刘士林《先验批判》[J];文教资料;2007年01期
2 崔平;原创法度:哲学原创本质、方法和规范的逻辑分析(续)[J];江海学刊;2003年04期
3 刘士林;关于先验批判的回应与阐释(上)[J];河北学刊;2004年01期
4 刘士林;关于先验批判的回应与阐释(下)[J];河北学刊;2004年02期
5 崔平;;重构先验批判:反击后现代怀疑主义的一种元哲学筹划[J];江海学刊;2006年01期
6 崔平;原创法度:哲学原创本质、方法和规范的逻辑分析[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士林;先验批判:建构稳态性的理性保障机制[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哲学部 崔平;先验批判的目标与功能[N];社会科学报;2002年
,本文编号:522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2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