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国家转型理论
发布时间:2017-07-05 22:11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国家转型理论
【摘要】:马克思的国家转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内容。梳理马克思的国家转型理论,不仅有助于澄清马克思的国家观,更能有效地指导我国当前的改革事业。本文依据经典文献对马克思的国家转型理论进行了简要地梳理。第一部分追溯了马克思探讨国家转型理论的起因过程。在批判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错误判断时,马克思提出了国家转型的思想,指出国家转型不是要取消政府,走向无政府主义,而是指国家消亡,也就是从作为政治统治工具的国家转型为从事社会公务服务的国家,走向一种真正的现代民主政治。第二部分分析了国家转型的理论依据。首先,国家具有转型的可能性。国家是一个历史过程,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生不灭,所以可能消亡并且转型。其次,国家转型具有必然性。阶级压迫同人类解放不相兼容,要求得人类解放必然要求作为政治统治的国家转型为公共服务的国家。最后,国家在新社会中没有的必要性。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也就不需要阶级斗争工具的国家。第三部分探讨了国家转型的现实路径。国家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无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步从资本主义社会过度到共产主义社会。同时,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阶段,最终完成国家彻底地转型。第四部分展望了国家转型所转向的现代民主政治社会。在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前提下,新社会实行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的二元结构的民主模式。同时,与这种民主政治相伴而来的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高度发展。通过对马克思国家转型理论的梳理,本文认为我国应该逐步转向现代民主政治。这就是继续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进而重建个人所有制,扩大人民权利,推进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真正推动国家向宪政民主方向转型。
【关键词】:国家转型 现代民主政治 个人所有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导言6-11
- 第一节 研究意义6
- 第二节 研究现状6-10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0-11
- 第一章 国家转型理论的缘起11-17
- 第一节 黑格尔的国家观:国家和市民社会11-12
- 第二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12-14
- 第三节 马克思对君主制和民主制的比较14-17
- 第二章 国家转型的依据17-22
- 第一节 国家是一个历史过程17-18
- 第二节 人类解放要求国家必须转型18-20
- 第三节 国家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丧失了必要性20-22
- 第三章 国家转型的现实路径22-28
- 第一节 以无产阶级革命推动国家转型22-24
- 第二节 以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24-26
-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26-28
- 第四章 现代民主政治是国家转型的必然指向28-33
- 第一节 重塑个人所有制是民主政治的前提28-29
- 第二节 以二元结构的民主模式推行现代民主政治29-31
- 第三节 与现代民主政治相伴而来的是公共服务的发展31-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雄丞;;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典——恩格斯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研读笔记[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04期
2 李惠斌;;从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看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06期
3 李惠斌;论所有权[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赵家祥;;解析“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重学《哥达纲领批判》和《国家与革命》[J];理论视野;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523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2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