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志,人人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主页
本文关键词:六十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回顾与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一篇 下一篇 共172篇
六十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回顾与思考 2011年12月13日 10:35:25
作者:吴东华,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摘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12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经历了初步探索期、曲折发展期、新发展时期三个阶段,积累了大量经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办学宗旨和目标明确、理论联系实际等特点。当前面临的新课题是:大学生思想观念、信仰和价值观念出现多样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大学生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不能给予有说服力的解答,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科研水平较低。面对新世纪出现的大量新课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依然需要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进行普及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教训,今天回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轨迹,探索其规律,对于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从1950年开始,全国高校普遍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由此开始了我国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程。60年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多次调整,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初步探索期(1949—1956年)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1](p.47)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民群众进行大众化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掌握政权后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样,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青年学生进行大众化教育,也成为高校的首要任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2](p.1)这一规定成为在新中国高等学校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政策依据和法律依据。同年底,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其主要目的乃是逐步地建立革命的人生观”。[2](p.4)1950年7月28日,《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全国高等学校应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3](p.4)据此,高等学校先后废除了国民党的训导制度,取消了国民党“党义”等课程,并迅速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
1949年10月,华北专科以上学校首先开始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史)和“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课程,1950年推广至全国高校,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此正式展开。为了使青年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新中国建立的历史必然性,1953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改“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史”及“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和重点的通知》。《通知》强调指出,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结合革命运动、革命建设的历史实际,要把新民主主义理论融入中国革命史的教学,将五四以来的基本史实与列宁、斯大林有关中国革命问题的主要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各个时期的重要著作结合起来进行讲授,,使学生认识、了解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和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总政策,提高学生的思想与政治水平,树立和巩固革命的人生观,为自觉地参加祖国建设做好思想准备。[2](p.16)1956年,教育部根据前几年实践的情况,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调整为“马列主义基础”(教本是“苏共党史简明教程”)、“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四门课程,并对不同的专业提出不同的要求。
总体上看,这一阶段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基本是以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但根据党的主要任务,已经开始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初步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曲折发展期(1957—1976年)
这一时期,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根本目标,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不少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这一时期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出现了严重的教条主义偏差。
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到一个变革和转折时期,即如何使我国顺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时期。1957年,全国普遍开展了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大辩论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教育部对全国高校作出了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的指示,要求所有本科生、研究生都要参加学习,以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中心教材,同时阅读一些必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党的文件等。原来开设的四门政治课一律停开。此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2](p.31)这一时期毛泽东等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多次强调要把教育与生产结合起来。1958年8月,毛泽东指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4](p.1638)同年9月,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再次指出:“几千年来,都是教育脱离劳动,现在要教育劳动相结合,这是一个基本原则。”[4](p.1638)
根据这一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作了大量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随着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我们党对世界形势和国情的判断出现失误,党的指导思想也逐步出现偏差。从60年代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开始突出反对修正主义的内容,“左”的偏差日益明显,1961年以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内容的道路。1966—1976年“文革”期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陷入混乱之中。1970年高校恢复招生后,虽然仍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提出设置“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的政治课;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业务课;以备战为内容的军事体育课”。[5](p.433)根据这一精神,从1970年到1977年恢复高考以前,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学习毛主席著作为主,学习方法简单化,片面强调学了就用,立竿见影,实用主义严重,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不仅收不到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人的效果,甚至造成了很多混乱。事实上,这一时期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已完全脱离了正常轨道。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发展时期(1977年至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拨乱反正时期。全国高考制度恢复后,思想政治理论课随之恢复。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指出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把被林彪、“四人帮”颠倒的是非统统纠正过来。《意见》首先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等教育中地位的认识问题,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因此,马列主义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各类高等学校的必修课。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是新中国大学区别于旧中国大学,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区别于资本主义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必须教好,学生必须学好,各级领导必须管好。[2](p.70)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一般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课。经过几年实践,1980年7月,教育部在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试行办法》确定在全国高校的本科生中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三门课程,文科专业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或试开科学社会主义。此外,还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师资队伍、领导体制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这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第二阶段,初步调整与改革时期。改革开放后,随着基本经济制度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出现了不同的社会阶层,思想领域也出现多元化趋势;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国外敌对势力也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加紧渗透,一些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高校政治理论课必须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1984年9月及翌年8月,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先后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回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充分体现这一基本特点,而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原则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增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现实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全面开始。从1986年开始,高校政治理论课改为“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四门课,进行这一调整的目的,是希望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观点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现代发展(包括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鉴别和分析的能力;了解我国党和人民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和青年一代的密切关系及崇高责任;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一课程体系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回答现实重大问题的改革要求。1987年10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根据新时期对思想教育提出的要求和高等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外,增设五门思想教育课程:“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为必修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三门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这五门课被统称为“思想品德”课,由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被称为“两课”,这就是“85方案”的具体改革内容,这一方案实行了10年。与此同时,1987年6月15日,国家教委又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规定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必修的学位课程之一。开设这类课程是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要求对所有硕士研究生都要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对文科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还要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对理工农医科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要开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对文科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课程,对理工农医科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设“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这些课程设置一直实行到现在。
第三阶段,邓小平理论进课堂。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党在理论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起到了重大指导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8月,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进入到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阶段,新形势对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和教育师生员工。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2](p.152)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总纲。1998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颁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即“98方案”,正式决定在全国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其课时数是其他课程的一倍,这次课程调整突出地增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分量和地位。
第四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及进教材、进课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们党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继邓小平理论之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出发,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2003年2月12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改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并要求在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全面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p.193)2004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问题先后数次作出批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加强、加强什么和怎么加强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其精神,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高校四年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即“05方案”。
“05方案”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强调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该方案重新构建了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将原来四年制本科设立的“两课”综合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课,统一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05方案”的突出特点是,在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上,重点突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有效地推进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调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体系和内容更加科学和完善。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
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际上也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大众化教育,就是在高校这个特殊环境里,通过采
...阅读(542)| 评论(1)
周群华 2011年12月13日 10:38:22 举报
前排
本文关键词:六十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回顾与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2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