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中国化运用
本文关键词:简析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中国化运用
更多相关文章: 亚细亚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摘要】:马克思晚年的研究视线逐渐转移到东方国家问题上来,从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观点入手,仔细分析了东方国家的历史延续与发展前景,特别是根据俄国所处的历史背景,提出俄国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至社会主义社会的论断。饱经沧桑的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命题,并经过实践检验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分类号】:A81
【正文快照】: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在晚年倾心研究的理论成果,它旨在探讨东方国家的历史发展轨迹,思索并研究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国家如何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并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理论。该理论遵循马克思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萍;;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2年00期
2 何萍;现代化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3 李维意,刘培培,辛欣;东方社会理论——从资本主义化到“跨越论”设想[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S1期
4 彭俊平;;“热潮”过后的“冷思”——评《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J];资料通讯;2003年04期
5 张其学;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性[J];教学与研究;2004年03期
6 顾乃忠;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文化学提问[J];学海;2004年01期
7 王聚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深蕴及其当代警示[J];兰州学刊;2005年01期
8 席成孝;;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现代转型意蕴及其意义[J];求索;2006年01期
9 谢忠文;;“东方社会理论”的证伪及意义[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秦龙;;马克思从“共同体”视角看东方社会停滞性的思想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国辉;朱浩;;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小述[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2 郑镇;;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人文思想的嬗变[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3 胡萍;;剑桥将召开“东方社会的历史动力”讨论会[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4 郑镇;;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人文思想的嬗变[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5 张凌云;;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片论——兼评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中的否定论[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6 陈胜云;;东方社会理论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7 王文兵;;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贡献[A];毛泽东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俊平;《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简评[N];光明日报;2003年
2 徐军;欧洲中心论与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N];社会科学报;2001年
3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列部 周思成;恩格斯是怎样学习波斯语的[N];光明日报;2014年
4 ;特别推荐[N];光明日报;2002年
5 中央编译局世界所副所长、研究员,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季正矩;关于“五种社会形态说”的若干论争[N];北京日报;2008年
6 张华金 陈章亮(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贺善侃(东华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 宗振(华东理工大学) 陈新汉(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 邓伟志(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经济与社会: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N];社会科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聚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郭艳文;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齐敏;马克思封建制思想的理论视野[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蒋学杰;论马克思“跨越”思想的发展观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梅;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丽娜;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特征的研究及其现实思考[D];兰州大学;2007年
3 朱浩;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再思考[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4 胡石;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樊洲;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吴佳楠;列宁东方社会理论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7 杨婷婷;论马克思研究“亚细亚问题”的理论意义及其效应[D];西南大学;2016年
8 夏兵玲;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尹彩峰;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苑丽丽;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重读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启示[D];汕头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31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3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