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社会反响研究(1938-1942年)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社会反响研究(1938-1942年)
更多相关文章: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反响
【摘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内危害的教训,顺应了广大民众强烈的爱国民族潮流,充分利用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政策方向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于1938年9月-11月在延安桥儿沟成功召开了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上,毛泽东作了以《论新阶段》为题的长篇政治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毛泽东提出并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这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1938年10月,毛泽东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后,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机关刊物《解放》周刊于11月25日在第57期上全文发表了毛泽东的这一报告。同年12月7-10日,位于国统区的《新华日报》也全文转载了《论新阶段》。此外,长沙的《观察日报》、《抗战日报》,上海的复社、译报图书部、《文献》月刊,新疆的新疆日报社、反帝会,安徽的《皖东北日报》、抗敌社,云南的《云南日报》,香港版的《申报》以及苏联的《共产国际》,这些刊物都在1938年底到1939年初之际或以全文转载或以单行本的方式出版发行了毛泽东的《论新阶段》。这为国内外广大民众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以及正确认识抗战前途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也扩大了《论新阶段》的社会影响。 其次,在党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产生了激烈的论争。张闻天、张浩、刘少奇等党内高层高度赞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王明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补充”,艾思奇、张如心等党的理论工作者不仅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性,而且强调了本国国情、特点对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时的必要性;由于对待中西文化态度上的异曲同工之妙,使得以张申府为首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人士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大为“赞叹”;另外,对于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以叶青为首的国民党文人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情绪。他们将“中国化”与“中国本位”等同起来,认为马克思主义根本就不适宜于中国,如果非要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那么,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再次,面对以叶青、周宪文、毛起漊为主的国民党文人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猛烈抨击,以艾思奇、杨松、和元培为主力的党的理论工作者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坚决地辩护,而且对于国民党文人的歪曲解释,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各个击破。他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解释,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不仅可以而且必须中国化,同时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的一般正确性。另外,艾思奇、和元培等党的理论工作者认为三民主义仅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表现,是无产阶级及其马克思主义者进入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同时,三民主义革命的成功实现也离不开广大农民、无产阶级以及马克思主义者。 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推动了自身的实践活动,即30年代末期发起的“学术中国化”运动。1939年,为了响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以延安、重庆为主要地区的党的理论工作者依托《读书月报》和《理论与现实》杂志为主要理论阵地,开展了“学术中国化”运动,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各学科的指导作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各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关键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反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选题意义10-12
- 1.1.1 理论意义10-11
- 1.1.2 现实价值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9
- 1.2.1 国内研究12-18
- 1.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原因分析13-14
- 1.2.1.2 延安时期党的领导人及党的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14-15
- 1.2.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之下的“学术中国化”运动的研究15-18
- 1.2.2 国外研究18-19
- 1.3 研究方法与难点19-21
- 1.3.1 研究方法19
- 1.3.2 研究难点19-21
- 第2章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论新阶段》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情况21-49
-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原因21-30
- 2.1.1 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22-24
- 2.1.2 抗日战争对民族意识觉醒的刺激24-29
- 2.1.2.1 抗战刺激广大军民的爱国主义热情24-26
- 2.1.2.2 知识分子对民族文化的新认识26-27
- 2.1.2.3 “中国化”主张的高涨27-29
- 2.1.3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政策方向的转变29-30
- 2.2 毛泽东《论新阶段》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情况30-49
- 2.2.1 传播是引起反响的前提30-31
- 2.2.2 抗战时期不同地区刊物传播的特点31-33
- 2.2.3 发表情况33-49
- 2.2.3.1 延安33-35
- 2.2.3.2 重庆35-37
- 2.2.3.3 长沙37-40
- 2.2.3.4 上海40-43
- 2.2.3.5 新疆43-44
- 2.2.3.6 香港44-45
- 2.2.3.7 苏联45-46
- 2.2.3.8 安徽46-47
- 2.2.3.9 云南47-49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党内外的主要反响49-66
- 3.1 党内高层与党的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述49-52
- 3.1.1 张闻天、刘少奇等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度赞同49-50
- 3.1.2 王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补充”50-51
- 3.1.3 以艾思奇、张如心为代表的党的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释51-52
- 3.2 民主人士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态度——以张申府为例52-62
- 3.2.1 张申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赞叹52
- 3.2.2 张申府赞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分析52-62
- 3.2.2.1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西文化论争52-55
- 3.2.2.2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爱国民主人士的中西文化观55-59
- 3.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启蒙运动要点的契合59-62
- 3.3 国民党文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反应62-66
- 3.3.1 对“中国化”的解释62-63
- 3.3.2 马克思主义不适宜中国63-64
- 3.3.3 民生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4-66
- 第4章 党的理论工作者对国民党文人攻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回应66-70
- 4.1 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66-67
- 4.2 马克思主义可以且必须中国化67-68
- 4.3 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68-70
- 第5章 “学术中国化”运动70-77
- 5.1 主要开展地区70-71
- 5.2 重要理论阵地71-73
- 5.2.1 《读书月报》72
- 5.2.2 《理论与现实》72-73
- 5.3 主要观点73-77
- 5.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74-75
- 5.3.2 中国实际与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75
- 5.3.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传统文化结合的必然性75-77
- 第6章 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反响的评价77-82
- 6.1 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舆论阵地及主体力量77-78
- 6.2 各党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争中的有益因素78-80
- 6.3 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探讨80-82
- 结论82-84
- 参考文献84-91
- 致谢91-9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复;;访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一)[J];百年潮;2010年12期
2 欧阳小松;;对艾思奇等人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若干解读——以发表在《中国文化》上的相关文章为解读文本[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06期
3 张静如;;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几点想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3期
4 黎澍;;记湖南观察日报[J];湖南党史通讯;1984年02期
5 陈万松;;再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必然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李潞玉;;一份珍贵的延安《解放》周刊——经考证为抗大学员在故县用过的文献资料[J];党史文汇;2012年07期
7 吴传仪;田汉、周立波、廖沫沙与《抗战日报》[J];湖南档案;1999年03期
8 曹培强;;抗战时期延安学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及意义[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欧阳军喜;;论延安时期学习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张远新;;论延安时期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71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71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