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论_韩庆祥

发布时间:2016-07-07 19:08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现实2013年第3期马克思主义●

态没有获得相对独立,且主要为政治服务,政治学理形态一定程度上又疏离大众,尚未真形态、

正赢得大众的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没有

这就造成了一些大众对马克思学真正建立起来,

说和马克思主义的肢解、误解与疏离。因而,当

今应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本性,加强研究并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实际上,无论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之指导思想的政治形态,还是作为学术研究对在实践上最终都只有落脚到为大象的学理形态,

众所掌握的大众形态,才具有彻底的现实意义。事实上,以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的研

:“要开展中十七大特别强调究是不够的。由此,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

①”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为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本性,应深化对马

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首先,应理清马克。有史以来,“大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众”众”从来都是多质的,不存在完全同质化的大众。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从来都是基于对“大众”多质存在与发展特点的深刻把握而获得有效推进

“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是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认同性、对中国特色社会

。具有主义建设事业具有价值认同性的“公民”“大众”公民身份的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元统合的

范畴,它既不是阶级、阶层的划分,也不是各种职业的区别,更不是族群的分类,而是统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具有不同的政治、文化、利益关切的平等的、多元的社会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

“大众”化,必须根据身份结构的现实变化进行总体的思考和设计,从而使理论更切实地走向其主

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狭隘化、庸俗化体,

和空洞化。在当代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

,“多样化”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鲜明地成为当下社会现实的基本特征,我们所谓的“大

,“多质”众”也呈现出越来越强烈、越鲜明的存在。“大众”,的特点所呈现的诸如此类的“多质”便是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思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路径无法回避的前提性问题。其次,应具有新视野。即需要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和交往实

践观这一新的哲学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试

范式下的主体性,要求在图超越“主客二分”

“主—主”的平等关系模式进而在“主—客—主”

的交往实践观中理解大众,把大众也看作主体。在传统的主体性理论视域下,大众被置于“精英”

“精英”,“精的对立面,是被所教化与改造的对象“主体—客体”。在这种对英—大众”恰恰对应于

应中可以看到,大众不是主体,毋宁说是一种客,“精英”才是真正的主体。根据“主—客”关体

系模式,在面对自然的时候,自然当然是客体,主,体便是泛指的“人”这里的“人”是不包括“大众”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技术与手段,只有那些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拥有十足“工具理性”的人,才可以充当客——主体;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征服体的对应面—

自然的过程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当面对社会的时候,情况就更糟了,它使大多数人成为征服与

而少数人则成了精英和主体。主体教化的对象,

间又称主体际,它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

实质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模式问题。主体间性就是主体之间的关系状况以及通过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展现出的人的本质,它超出了单一主体的窠臼,表现为“主—主”关系模式。在传统的“主—客”关系模式中,主体所面临的都是客体,自己也会被他人视为客体,特别是把社会的基本大众视为客体。这样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人与社会。“主—主”关系与“主—客”关系模关系的异化式不同,是一种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人的异化行为的新思路。由此可见,主体间性接近了大众性。马克思主义从交往实践的视域来看待主体性,从交往性与实践性两方面丰富和重构了主体性理论。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突破了传统的“主体—客体”单一两极的实践结构观,把主体间性

把实践看作多极主体在相互关系引入实践结构,

关系的客体中介下互相交往并与主客体关系相

统一的结构,即由“主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双重作用关系相互交错而构成的多层次的网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18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论

络式立体结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

并真正凸显了大才真正超越了旧的主体性观念,

众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强调

“主—客—主”的辩证逻辑,是“主—客”和“主—主”模式的综合统一,是对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辩证扬弃。一方面,实践强调的是“主—客”模。“主—客”式关系表明,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知识、提高本领,才能获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资质;另一方面,实践和交往不可分,实践是交

而交往理性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基础往中的实践,

。“主—主”之上,强调的是“主—主”模式关系

表明,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集体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本领和施展其才华的手段。要融入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

就离不开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人与交往环境,

人之间相互沟通与理解的桥梁。这是因为交往

实践具有双向建构和整合的功能,它能够使交往双方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所以,只有“主—客—主”相统一的交往实践,才能消除交往行为的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超越主体性所

大众从被造成的困境。在交往实践观的视域下,教化与被改造的客体成为在特定关系下改造自

然社会与自身的真正的主体。交往实践观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强调交流与对话、理解与沟

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协调通;在身心关系问题上,

发展。这最终将会超越自我与他人、心与物的二

①元对立,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和谐发展。“主客二分”从范式下主体性到“主—主”平等关

系模式中的主体性,再到“主—客—主”的交往实践观,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新的理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的新视野。

全会才开始的,且这方面的思想资源并不多。由

这里着重简要梳理与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此,

和大众化的历程及其经验。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化的不同方式”,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

1921化的历程大致可划分四个时期。简要来说,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38年,是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传播时期;1938年至1949年,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时期。这一时期,主义通过本土化或民族化而推进中国化,产生的

主要成果是毛泽东思想;1949年至1977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一定曲折时期;1978年至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和建设实际相结合时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大众化的不同方式”,根据马克思主义大众

化的历程大致可划分六个时期:一是“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步传播时期,所采取的方式

“启蒙”,主要是适应了当时文化水平落后的大众情境和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需要;二是从上世纪30年代前后到解放前夕马克思主义深入,传播时期,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嵌入”推动马

简单走向系统、有序;三克思主义在中国由局部、

是解放初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主要

“改造”采取的是方式,征服了中国大众,占据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四是“文革”时

期,这一时期主要采取“斗争”的方式,它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丧失了大众化的本来意义,致使大众化演变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五是拨乱反正时期,邓小平确立了马克思主

“精用”义大众化的思路和方式,强调马克思主义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着眼于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六是综合创新时期,这一时期主要

“人本”采取的方式,且进一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大众本性:它在理论上确立了的人民大众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上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凸显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在意识形态上强调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感召

:《走向大众的哲学》,①林国标长江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三化”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从历史

“三化”角度,着重理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一种历史进

程,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就起步了,但作为是从十七届四中一种理论上的自觉追求和努力,

183

现实2013年第3期马克思主义●

力、凝聚力。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可从“中国

“三化”本身和整体两方面来总结。化”

(1)就“中国化”本身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基本经验可概括为:以分析解决中国问题为中心,着眼于从历史发展阶段与主要矛盾来把握中国国情,着眼于从正确的政治方向(前提)、正确的思想路线(出发点)、合理的价值标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中国发展)、正确处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基本关系(基本关系面)和自主创新追求(道路)来把握中国历史经验,着眼于从符合历史规律且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来把握中国优秀文化,着眼于从时间(历史方位)、空间(中国首要根本任务)和条件(主客观条件)出发把握中国实践发展要求。(2)从“三化”的整体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可概括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大众利益,才能得到顺

离开时代发展就会落后于时代发展利健康发展,

所要求的水平,离开人民大众利益就得不到人民

大众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也可从“大众

“三化”化”本身和整体两方面来总结。(1)就“大众化”本身方面,可将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概括性地表述为:必须从体现大众立场、满足大众需求、关注大众生活、注重大众参与、运用大众语言和诉诸大众实践方面,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其中最为根本的,是体现大众立场且把大众当作主体。只有体现大众立场,才能自觉主动去满足大众需求、关注大众生活、解决大众问题、注重大众参与、运用大众语言和诉诸大众实践;只有把大众当作主体,才能让人民大众真正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来,进而才能让大众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2)从“三化”的整体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只有采取适合中国发展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大众化方法,才能得到顺利发展,脱离中国发展要求的大众化是抽象的大众化,离开时代发展要求的大众化是落后时代发展水平的大众化。

“三化”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还需要从

实践层面入手。

,从实践入手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三化”重

点应放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上。因为就当前情况而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何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上;在我国宣传界和理论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意义和学理逻辑比较关注,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虽然较为关注,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完全、真正深入大众的心灵世界。因而,当今应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本性,加强并切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体来说,西实现、传播和表达方式一般是:一方的理论生产、

些思想家往往根据时代发展、社会现实和大众需由此形成学派与思潮,然后以学派求提出理论,

与思潮影响政治决策,政治家进一步把这种决策化为价值观、制度设计和具体政策安排,并诉诸

从而使理论较好地转化为民众看得见实现行动,

的实践效果,民众从这些实践效果中认同与支持

这一理论。这里,思想家及其学派的“思想库”和“学术权力”作用相对突出,即思想家是主体,一

(学理形态)以些思想家相对注重理论的“本真”

及独立思考、影响政治和实践批判,政治家相对

“成果”,注重汲取思想家研究的实践者相对注重“实用”,因而,无论从一些思想家的立言,还是从

政治家的决策,或者从实践者所注重的实践效果,都较为容易地得到大多民众的认同。比较而

我们传统的一些理论生产、实现传播和表达言,

方式则是:首先是政治家从政治上提出重大问题、判断和理论,之后一些学者对此进行政治和学理上的注解、阐释和论证,然后通过媒体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宣传,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推动,以教育人民,因而相对注重灌输。这里,政治家

“下”是主体,政治家相对注重向进行意识形态灌输以及媒体宣传、活动推动、教化民众(当然也注

重解决实际问题),一些学者相对注重理论的政“上”即对的学理注解论证,一些实践者治形态,,

184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6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6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4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