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爱国主义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15 16:30

  本文关键词:列宁爱国主义思想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爱国主义 列宁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布列斯特


【摘要】: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与其他任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丰富内涵的概念和范畴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背景以及不同的阶级、阶层那里往往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布列斯特时期,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工人没有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批判了社会上流行的爱国主义思潮,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实质,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在爱国主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对于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规律,弘扬和培育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河北大学马列部;
【关键词】爱国主义 列宁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布列斯特
【基金】:吴潜涛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06&ZD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A821
【正文快照】: 爱国主义是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依存关系的集中反映,体现为深厚的爱国之情、自觉的报国之行和坚定的强国之志的统一。它以国家的发展前途为目标,以民族的利益为最大利益,能够团结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的人们,共同抵御任何外来侵略,能够激发全民族的拼搏精神,促进祖国日益强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钱可威;;浅析列宁的“爱国主义”观——从对列宁一句话的误译谈起[J];理论月刊;2007年01期

2 赵冠峰;布列斯特和约质疑[J];史学集刊;2004年01期

3 王平;;列宁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5年04期

4 詹真荣;熊乐兰;;论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梅芬;;浅析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及思考[J];大众文艺;2011年18期

2 谭元敏;;列宁民族区域自治思想评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钱可威;;浅析列宁的“爱国主义”观——从对列宁一句话的误译谈起[J];理论月刊;2007年01期

4 李桂峰;;托洛茨基与布列斯特和谈关系新辩[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5 袁承蔚;;爱国主义的当代表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4期

6 吴鲁平;刘涵慧;;中国青少年国家态度与全球态度的关系研究[J];青年研究;2012年05期

7 田鹏;;马克思主义民族语言观的发展与实践[J];世界民族;2013年02期

8 李绍元;杨平;;新时代的新爱国主义[J];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袁承蔚;;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形式的当代嬗变[J];现代教育论丛;2011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时新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实践·经验[D];山东大学;2011年

3 胡昂;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李建勇;渊源与变迁: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丁雨迪;民族文物:历史、实践与话语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唐建文;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兴燕;试论理性爱国[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佘玉梅;威尔逊政府阻止苏俄退出一战的政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文雅;城市中学生民族国家意识与全球意识关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窦道阳;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视域下朱熹爱国精神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冠峰;布列斯特和约质疑[J];史学集刊;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汉华;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由列宁论述布列斯特和约所想到的[J];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俞良早;就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答李心华同志[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90年03期

3 李心华;究竟谁在误解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与俞良早同志商榷[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9年06期

4 俞良早;对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个疑案的再解析——研究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02期

5 俞良早;对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个疑案的再解析——研究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02期

6 王霞娟;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要求及其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05期

7 余秋胤;;列宁政治体制改革的当代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0期

8 余金成;列宁与“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理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9 俞良早;论列宁的东方理论[J];江汉论坛;2002年05期

10 姬莹;赵毅;;列宁关于帮助农民改善生产条件的思想[J];传承;2010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宗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2 高运增;吴东升;王喜军;;浅谈志愿军战俘的爱国主义精神[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3 王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斯拉沃热·齐泽克;汪行福;;如何从头开始?[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5 龚喜春;;谢本书爱国主义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6 程亚冰;;浅谈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7 滕树立;;外语翻译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芹;;发扬郭沫若同志的爱国主义精神[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9 吴潜涛;;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在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的地位[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4年

10 吴晓都;;列宁与20世纪大众文化[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远;把爱国主义精神化为具体行动[N];河北日报;2006年

2 张慕良;对列宁民主集中制的重新审视告诉我们什么[N];学习时报;2008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秦韵;“两弹一星”挺起中国不屈的脊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4 朱佳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加强国史宣传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永全;“我们热爱列宁的心情没有变”[N];光明日报;2001年

6 刘书林;列宁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以后[N];北京日报;2004年

7 孙凌齐 李永全;俄国人为什么崇敬列宁[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方方;加强基地建设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N];乐山日报;2009年

9 记者 肖竹;薄熙来会见张自忠将军亲属[N];重庆日报;2010年

10 黄晓辉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列宁改组廉政机构的设想及其当代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猛;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清;解读列宁:法律与经济的互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戴锐;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述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顾玉兰;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进芬;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蓉;列宁农民问题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魏宛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宗教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胡孝红;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郭九林;美国禁酒运动的历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任政;列宁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唐洋;浅论列宁的旧知识分子政策[D];吉林大学;2004年

4 林俊言;美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伟;论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朱俊;论列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徐伟杰;列宁与毛泽东学习思想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晓宁;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及其启示[D];渤海大学;2012年

9 肖文清;列宁关于建设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思想及现实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利霞;列宁政治教育思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79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79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3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