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巴黎手稿》中的异化概念
本文关键词:重思《巴黎手稿》中的异化概念
【摘要】:随着《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包括《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在内的《经济学笔记》内在联系性的确定,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再次成为学者们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其最新进展是用后者中的交往异化理论补充、完善前者异化劳动理论中的第四个规定,但在如何理解这第四个规定、特别是四个规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实际上,四个规定之间绝没有所谓的"根本性转变"和"飞跃",有的只是理论逻辑的进一步深化和"成长"。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的本质特别是其社会性的恰当理解。"社会"范畴强调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但并没有改变而只是深化了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因此,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是一个整体,不能做人为的分割,而且其逻辑顺序也不能随意打乱。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巴黎手稿》 人 社会 劳动异化 交往异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720008)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通过系统介绍和评述国际学界《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成果,我们已经知道《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若就其总体而言则称为《手稿》,若分而言之则称为《第一手稿》、《第二手稿》、《第三手稿》等等)和包括《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按学界习惯简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立新;;《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1期
2 韩立新;;《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研究[J];现代哲学;2007年05期
3 张盾;;交往的异化:马克思《穆勒评注》中的“承认”问题[J];现代哲学;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国超;权力的眼睛[D];吉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杜晓青;;论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7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炳祥;《资本论》与时间经济学[J];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2 李春建;;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的由来、研究现状及其意义[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2期
3 迈克尔·哈特,张勇;《当代意大利激进思想·序言》[J];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03期
4 莫伟民;;权力拯救灵魂?——福柯牧领权力思想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莫伟民;;从国家到自然现实——福柯论治理理由的转型及其与马克思思想的歧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朱翠微;王福生;;美的异化与艺术生产:马克思美学疏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7 李志军;;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政治哲学——兼评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论题的批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8 韩立新;;《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1期
9 刘怀玉;陈培永;;从非物质劳动到生命政治——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政治主体的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2期
10 高宣扬;;卢梭与马克思:政治的生命现象学探索者[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志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转折——《德意志意识形态》异化思想的探讨[J];学术研究;1981年04期
2 杨妍;;从个人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看马克思主义对人本主义的超越[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3 薛德震;杨昭;;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J];学术月刊;1981年12期
4 章建;;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J];学习与探索;1982年06期
5 张莉;略论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张戎;;关于马克思《穆勒评注》的研究综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樊公裁;;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4年02期
8 路冠英;略论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的研究与人本主义的本质区别[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9 仲彬;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人生价值观探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闫华超;人本主义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时代内涵[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万禄;来仪;;论生态建设之社会基础[A];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陈章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释义[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3 缪建新;;读者至上 服务为本——张家港图书馆人本思维的实践[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张慧萍;;关于高校图书馆建筑体现人本观念的思考[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袁媛;王磊;;关注位于边缘的城市贫困人口——小康社会城市规划人本主义的再定位[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6 段娅;;论社会学批评的人本主义——评析戈德曼和齐马对社会学批评的发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楠森;;论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思想[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王绍增;;园林·科技·人——关于园林的几个深层问题的思考[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9 惠芳;;时空的“对话”——由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观思考当代基础音乐教育改革[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周薇雯;花洁;;网络环境下语文课程新型学习模式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西英;论西部大开发的人本主义战略[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刘磊;员工援助项目: 企业对员工的人本主义关怀[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3 陈军科;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N];浙江日报;2004年
4 王子鹏;城市管理向人本主义回归[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5 夏立安;法律元典与人本主义[N];光明日报;2006年
6 刘高岑 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用科学理性建构人本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薛德震;提“以人为本”会导致“以我为本”吗[N];北京日报;2004年
8 杨仁普 张华;元和奉行人本主义[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杜继文;这样看待道德建设问题,不妥[N];北京日报;2008年
10 小平;人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N];中国工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林;人本主义刑法解释范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苗爱芳;分歧之辩: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D];苏州大学;2009年
3 李永成;经济法人本主义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刘玉龙;中国近现代医疗建筑的演进[D];清华大学;2006年
5 王辉;迷恋与拒抗下的孤独守望[D];河南大学;2005年
6 刘方现;欧美学者对唯物史观的阐释:百年轨迹寻踪[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升;基于人本效用理论的交通资源配置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周尚君;《巴黎手稿》的法哲学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王晓杰;马克思休闲思想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鹏;澄明与借鉴[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琦;从爱到“创造性的爱”[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小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及其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寒松;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峙与融合[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班化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柯艺;英语口语课堂上的学生消极参与及其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晓雯;人本主义理念下的社区矫正[D];复旦大学;2009年
7 赵剑;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内部制衡理论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刘先进;人本主义与以人为本社会的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孙贤雷;《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雷伶;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与心理学实验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92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92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