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观探析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观探析
【摘要】:马克思主义以"现实的人"的社会生活作为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点,决定了其生态正义观的基本内涵在于:以正确的生产方式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并通过合理的消费方式来满足其生活需要。正义的生产应该是效益型生产、清洁型生产和可持续生产。正义的消费包括适度的消费规模、合理的消费需求、科学的消费方法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性生产理论揭示出生态正义的本质是社会问题,生态问题是社会问题的延伸,生态正义是社会正义的表现。作为社会问题的生态正义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整体对自然的合理使用;社会内部的个人对自然的公平占有。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将实现生态正义的出路指向了制度变革,认为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生态正义才能真正实现。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正义 生态 需要 制度
【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苏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研究”(项目编号:13ZD005) 国家林业局2015年重点课题“生态意识与林业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2)
【分类号】:A811;X2
【正文快照】: 当代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一些学者从正义层面思考生态问题,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生态正义观念,扩展了正义理论的内涵。但是,由于立场和方法的问题,这些理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有些学者脱离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片面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严春友,李丙奎;智者学派对于法律及正义观念的批判[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王灿发;陈贻健;;论气候正义[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3年02期
3 冯颜利;周文;孟献丽;;生态学社会主义核心命题的局限——评詹姆斯·奥康纳“生产性正义”思想[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4 王灿发;陈贻健;;“气候正义”与中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目标和制度选择[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昌;;社会正义的多元性[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守昌;;读《作为公平的正义》[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周远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的现实选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4 廖申白;;正义、和平善治与公共理性(提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刘宝才;马菊霞;;中国传统正义观[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蒲启华;;程序正义与社会主义民主[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立;;权力平等:政治正义的首要问题[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龚群;;世界主义与全球正义[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巫长林;;国家的治理与社会正义——从正义中的天赋分析[A];第六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霍耐特;马克;谢静;;从为承认而斗争到多元正义构想——阿克塞尔·霍耐特访谈录[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曲彦;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要求[N];大连日报;2013年
2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徐贲;我们为何需要“公正”和“正义”[N];华夏时报;2013年
3 唐汉思(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呼之未出的正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燕继荣;“正义”概念辨析[N];学习时报;2004年
5 李义天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正义之争与马克思的道德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董修元;在宗教对话中推动“正义”问题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李敏 人民法院出版社;正义,,从“追问”开始[N];人民法院报;2014年
8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陈瑞华;程序正义:“看得见的正义”[N];人民法院报;2000年
9 [美]卡琳·罗马诺 王雪 编译;阿玛蒂亚·森:改变思考“正义”的方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张雪樵;朴素正义与法则正义的辩证统一[N];检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阳;正义德性论[D];复旦大学;2014年
2 蒋志红;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4 许祥云;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D];吉林大学;2008年
5 鹿云;批判理论的承认正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殷冬水;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7 涂良川;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丹;程序正义与人的存在[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王文东;当代中国发展语境中的正义共识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许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丽琼;试论当代中国社会正义的缺失与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符耀;正义的效率之维及其限度[D];吉首大学;2012年
3 唐之风;论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当代意义[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钱仕英;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理论回应[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元东;休谟的正义观及其意义[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6 张颖聪;马克思正义观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7 柳琪;马克思正义观的嬗变及其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8 廖敏宝;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的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田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文杰;浅析马克思的正义观[D];山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94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94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