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与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解读

发布时间:2017-08-19 05:00

  本文关键词:“幸福”与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幸福 马克思思想 整体性


【摘要】:马克思思想的历史缘起和终极目标指向人的解放叙事中的"人民的现实幸福"。对此,马克思不是单纯地从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批判相互分离的维度追寻人的解放和幸福的实现,而是在"三大批判"的相互渗透中整体地解答幸福的前途。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度契合揭示了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和资本主义永恒幸福的虚假承诺,无法改变其历史性、暂时性的本质,在此基础上的"两个必然"结论为人类最终的解放和幸福的生活指明了方向。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幸福 马克思思想 整体性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马克思思想的‘幸福’向度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4SJD135)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马克思思想的三大核心构成要素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内在关系的遮蔽不能反映马克思整个理论的真蕴,也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曾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1](P135)针对任意肢解、歪曲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军;形而上学的终结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J];人文杂志;2003年02期

2 邹诗鹏;马克思思想与后现代性[J];现代哲学;2003年02期

3 陈军;人类困境与当代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根本论题及其意义[J];兰州学刊;2003年02期

4 周德清,李光玉;从诠释学的视角看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何中华;“重读马克思”:可能性及其限度[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6 王凤珍;王庆丰;;马克思思想的双重意蕴[J];学习与探索;2005年06期

7 王志军;;马克思思想宗教化的“趋势”及其批判[J];学术交流;2006年03期

8 秦廷国;;后现代语境中的马克思思想与我国现代性的理性诉求[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鲍金;;马克思思想原点解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10 刘晓辉;;马克思思想的浪漫主义阶段初探——一个历史的考察[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廷国;;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重读马克思[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2 仰海峰;;从主体、结构到资本逻辑的结构化——马克思思想研究模式的逻辑反思[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夏莹;;生产的镜像逻辑与西方形而上学批判——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观念批判辩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胡大平;;马克思最初遭遇生产力问题的语境、理论逻辑和意义——兼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若干原则[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5 吴苑华;;生存生态学:马克思生态学的“原码”思想[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6 吴猛;;2007年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节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杨淑琴;;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人道主义[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哲学系 仰海峰;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总体性原则[N];光明日报;2011年

2 仰海峰 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学科整合中推进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 张秀琴;马克思思想的全球传播与接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部 王海锋 李潇潇;开掘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社会正义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刘文旋;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陈叶军;“巴黎手稿”:马克思思想趋向成熟的界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何中华;是重读马克思,还是回到马克思[N];北京日报;2004年

8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张建君;马克思是不能被制造的![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 先进文化和道德的基本观点研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伦理学》教材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 王小锡;研读原著,才能“去伪存真”[N];光明日报;2014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臧峰宇;马克思政治哲学与中国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庆罡;马克思现代史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曲红梅;从历史的观点看[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鹏飞;马克思思想中的浪漫主义维度[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胡彬;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思想的转变[D];河南大学;2009年

3 王广杰;马克思的生产性思想[D];复旦大学;2011年

4 赵其俊;论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肖爱平;早期马克思意识论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国贤;马克思思想中的反讽[D];上海大学;2013年

7 张伟;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兴凤;生活方式与主体意识的关系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9 吴俣;马克思:自由与解放的天国历程—《论犹太人问题》解读[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鲍金;马克思休闲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98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98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3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