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问题的诊断与治疗: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思想对话

发布时间:2017-08-21 01:09

  本文关键词:现代性问题的诊断与治疗: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思想对话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性 新现代主义 社会总体 领域分化


【摘要】:马克思兼具现代主义的气质和后现代的意蕴,但又超越了二者的抽象对立。因而,马克思与当代西方"新现代主义"思潮特别是其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具有广阔的对话空间。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现代性思想的差异主要源于二者在现代性诊断模式上的分野,即从资本逻辑出发的"总体性视野"与从合理化逻辑出发的"领域分化视野"的差异。哈贝马斯沿着韦伯的思路在社会理论基础上重建了康德的"先验主义二元论"的划界原则,从形式逻辑所要求的同一律和矛盾律出发,对不同行为合理性领域的外部差别进行类型区分。然而,马克思则是在实现哲学的"社会存在论转向"的基础上重建了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因而,他并没有停留在不同行为类型的外部差别上,而是直接深入各种行为的内部,去探讨它的内部矛盾的性质、结构和趋向,进行辩证剖解和历史分析。"总体性"和"领域分化"两种不同的现代性诊断模式,必然导致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在现代性治疗方式上产生更大的差异。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治疗方案的核心是社会诸种合理性领域的重新规划与协调。而马克思的现代性治疗方案的关键是对资本主义总体性存在的内在超越。马克思与新现代主义的批判性对话,为我们指明了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独特品质。对话中所凸显的一系列当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性问题,仍是亟需关注和研究的前沿课题,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理论生长点。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现代性 新现代主义 社会总体 领域分化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XNJ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516.59;A811
【正文快照】: 在当代思想境遇中,马克思在众多现代性话语流派中的思想形象一直是暧昧不明的,有待进一步澄清。学者们要么把马克思看作现代主义思想的典范,要么把马克思看作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源头。那么,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究竟是一种坚持启蒙进步观念的现代主义,还是一种解构启蒙进步观念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荣;现代性的内在矛盾[J];哲学动态;2002年05期

2 陈嘉明;“现代性”与“现代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岳友熙;对现代性的内部张力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田鹏颖;;现代性问题的现代旨趣[J];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田鹏颖;;现代性悖论的消解与社会技术的创新——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技术哲学思考[J];求是学刊;2007年01期

6 黄红生;;现代性的辩证法及其启示[J];探求;2007年03期

7 郭玉苹;;现代性之“物”和现代性之“人”:马克思的观点[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8 傅永军;;现代性与传统——西方视域及其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丁成际;;多元现代性:文化、理论与症结——中国与欧洲有关现代性的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8年05期

10 马莉;;“现代性”内涵问题研究综述[J];前沿;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震;;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思考[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2 陈引驰;;类型与时代:中西文化之别——“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回顾[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3 袁辉初;袁艳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趋势探讨——“现代性问题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趋势”学术座谈会综述[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4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趋势[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5 王进;;论文学的现代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余玉花;;生命价值的哲学辨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7 姚鹤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和启蒙[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中起;;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实践——兼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9 包俊洪;;现代性与人学研究[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启军;胡牧;;中国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段的现代性呈现[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师;多元现代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钱林森;现代性是一个文明复合的过程[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采访者 庄建 被采访者 周宪(南京大学教授);大众语境中的现代性[N];光明日报;2001年

4 喻中;法律的现代化与现代性[N];检察日报;2005年

5 北京大学中文系 李琳;杰姆逊的“现代性”与中国的现代性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 包胜勇;世俗化抑或大众化:宗教如何应对现代性[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彭国华;现代性·话语权·“中国模式”[N];人民日报;2009年

8 李泽厚 刘绪源;中国呼唤“情本体”的现代性[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乐之;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郗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晓微;现代性与中国佛耶对话(1911-1949)[D];浙江大学;2014年

2 侯素芳;个体权利视域中的教育现代性的正当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建民;中国社会的象征二元结构[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明科;怨恨:中国现代十位小说家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芳;现代性视域下的李大钊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耿冬艳;现代性隐忧的书写[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丹;用光影书写都市现代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辉武;寻根与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安琛;现代性视域下的新世纪乡村叙事[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毛媛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现代性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波;现代化在东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定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华静怡;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的现代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华岗;现代性问题的根源及其现实意义[D];郑州大学;2003年

10 刘丹丹;生活在永远的不确定性之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09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09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5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