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曲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与王占阳“新社会主义论”商榷

发布时间:2017-08-21 10:27

  本文关键词:不能曲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与王占阳“新社会主义论”商榷


  更多相关文章: 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 公有制 “团体激励”机制


【摘要】:王占阳大量论著及其"新社会主义论",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关于普遍幸福主义、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从中多次沿用邓小平的论述予以论证,这显然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曲解。王占阳认为,邓小平主张市场社会主义,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公平分配而不是公有制,在分配制度上强调社会主义再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这是没有理论依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市场社会主义,它仍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王占阳主张的市场社会主义观也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大相径庭。废除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对公有制的信心是社会主义信念的基础,要深刻认识到集体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深化社会主义研究需要重视两个问题: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社会主义;理论界必须加强意识形态斗争与理论建设。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 公有制 “团体激励”机制
【分类号】:A849
【正文快照】: 王占阳大量著述论及其“新社会主义论”,在《新民主主义与新社会主义》一书中提出并系统阐述关于普遍幸福主义、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观点〔1〕以来,他多次沿用邓小平的论述以反复宣传其观点。但是,有些论点显然是建立在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曲解之上的,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文东;系统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的一部力作——《市场社会主义论》评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02期

2 赵辉,王玉宝;新市场社会主义及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刘杰;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理论学习;2004年03期

4 郭利;市场社会主义评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许士国,付立华;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浅析[J];理论学习;2004年09期

6 彭必源;我国学者视野中的市场社会主义[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颜俊学;市场社会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几点比较[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8 郑一明;;一部正确认识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好书——读《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比较借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03期

9 段忠桥;;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争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3期

10 葛恒云;;“市场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反思[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文烈;;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兼论与国外市场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Michael. A. Lebowitz;刘成刚;;市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孙来斌;;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黄福寿;;市场社会主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比较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余文烈;;改革开放30年:国外市场社会主义的正面影响与有益启迪[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余文烈;;论中国模式与中国经济模式[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7 余文烈;;简论中国经济模式[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8 金瑶梅;;浅析苏东剧变以后的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9 余文烈;;论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颜鹏飞;;两种所有制形式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新思考——《资本论》学习札记[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市场社会主义: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思潮[N];光明日报;2002年

2 靳辉明;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N];光明日报;2006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秘书一处 谢士强;探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4 段忠桥;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三种模式[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段忠桥;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N];学习时报;2001年

6 晓朱 整理;市场化必然意味着私有化?[N];社会科学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金才;“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向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当代国外市场社会主义之比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吕军超;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启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罗沙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王盈琪;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浅析[D];吉林大学;2014年

6 佟文娟;市场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家勇;“配给券市场社会主义”蓝图产生的原因和价值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8 王芳;从“市场社会主义”转变为“新自由主义”[D];内蒙古大学;2006年

9 姜祚;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12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12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c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