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廉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21 12:00

  本文关键词:列宁廉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列宁 廉政思想 当代启示


【摘要】:革命导师列宁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和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结合本国廉政实际,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廉政思想,这些光辉灿烂的廉政思想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今天我国加强廉政建设,实现“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政治清明”的廉政建设新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坚持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从列宁的经典文本出发,厘清了列宁廉政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系统梳理概述了列宁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加强执政党建设,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严把入党关,延长党员预备期,严格规定入党介绍人党龄。加强党员教育,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清正廉洁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反官僚主义。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严格划分党中央和国家的职权,建立中央与检查机关垂直管理的平行模式,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人民监督,让工农群众直接参与管理,直接参与监督,工农群众有选举和罢免公职人员的权力。建立廉价政府,公职人员实行低薪制,亲属不得在同一机关任职,实行党员义务劳动,对腐败分子严刑峻法。列宁身体力行,生活简朴,反对个人崇拜,严格要求自己,心系人民群众。这六个方面彰显了列宁廉政思想的人民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列宁的廉政思想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在苏联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内容,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仍然重要的启示:从严治理干部是廉政的关键,加强民主法制是廉政的保障,创新机构改革是廉政的重要环节,强化检察监督是廉政的必要途径。这些重要思想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列宁 廉政思想 当代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意义10-11
  • 1.1.1 理论意义10
  • 1.1.2 现实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16-17
  • 1.3.1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16
  •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16-17
  • 第二章 列宁廉政思想的形成17-27
  • 2.1 列宁廉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7-19
  • 2.1.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形式17-18
  • 2.1.2 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的发展18-19
  • 2.2 列宁廉政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19-23
  • 2.2.1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廉政构想19-21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21-23
  • 2.3 列宁廉政思想的形成过程23-27
  • 2.3.1 十月革命前列宁廉政思想的萌芽状态23-24
  • 2.3.2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列宁廉政思想走向成熟24-25
  • 2.3.3 政治遗嘱对其廉政思想的延续25-27
  • 第三章 列宁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27-46
  • 3.1 从严治党27-30
  • 3.1.1 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27-28
  • 3.1.2 严把入党关28
  • 3.1.3 延长新党员预备期28-29
  • 3.1.4 限制入党介绍人的党龄29-30
  • 3.2 加强党员教育30-33
  • 3.2.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30
  • 3.2.2 加强清正廉洁教育30-31
  • 3.2.3 加强法制教育31-32
  • 3.2.4 反对官僚主义32-33
  • 3.3 加强廉政制度建设33-35
  • 3.3.1 严格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33-34
  • 3.3.2 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34-35
  • 3.3.3 建立中央与廉政机构垂直领导的平行模式35
  • 3.4 加强人民群众监督35-38
  • 3.4.1 让群众参与管理36
  • 3.4.2 人民选举与罢免公职人员36-37
  • 3.4.3 让工农直接参与监督37-38
  • 3.5 建立廉价政府38-41
  • 3.5.1 公职人员实行低薪制39
  • 3.5.2 实行党员义务劳动39-40
  • 3.5.3 杜绝血亲与姻亲在同一机关任职40
  • 3.5.4 对腐败分子严刑峻法40-41
  • 3.6 身体力行41-46
  • 3.6.1 心系人民群众41-42
  • 3.6.2 生活异常简朴42
  • 3.6.3 严格要求自己42-43
  • 3.6.4 坚决反对个人崇拜43-46
  • 第四章 列宁廉政思想的当代启示46-51
  • 4.1 从严治理干部队伍是廉政的关键46-47
  • 4.2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廉政的保障47-48
  • 4.3 创新机构改革是廉政的重要环节48-49
  • 4.4 强化检察监督是廉政的必要途径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7
  • 附录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北星;问青松;;论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J];江汉论坛;2012年12期

2 张明清;马克思列宁廉政思想探述[J];理论月刊;1994年08期

3 张露;;论古代廉政思想传统的现代借鉴[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7期

4 范松青;反腐败要纳入法制化轨道──学习邓小平廉政思想的体会[J];探求;2000年01期

5 唐贤秋;先秦诸子的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初探[J];唐都学刊;2003年02期

6 程爱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廉政思想[J];正气;2003年Z1期

7 武晓婕;略论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及其实践[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毛艳明;廉政思想的政治伦理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刘英慧;;略论中国古代的廉政思想及其历史作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吴宝善;魏海玲;;对我国廉政思想及实践的回顾与思考[J];前沿;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继光;;浅析发挥新闻出版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应把握的原则[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2 罗道全;;论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基本精神[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3 苏建中;;试论邓小平廉政思想[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4 张伟;朱德东;;试论毛泽东的廉政思想——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而作[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5 靳士信;;论毛泽东的廉政思想及其实践[A];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1993年

6 宿富国;;论毛泽东廉政思想对当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启示[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浑源县委常委 纪委书记 杨志文;栗毓美廉政思想初探[N];大同日报;2013年

2 宝振海 谷首华;儒家廉政思想刍议[N];朝阳日报;2009年

3 任松峰 曲阜师范大学;儒家廉政思想的现代审视[N];人民日报;2014年

4 何涛;我国古代廉政思想及其启示[N];吉林日报;2011年

5 李钟麟;弘扬传统廉政思想 推进新时期廉政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6 济纪宣;济宁挖掘儒家廉政思想 开拓廉政文化建设思路[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琨 钟述强;让廉政思想廉政文化深入人心[N];绵阳日报;2011年

8 安徽省纪委 监察厅;学习陈云党风廉政思想的现实意义[N];安徽日报;2005年

9 燕茹邋高菲 邹平;“文化大讲堂”再讲廉政文化[N];扬州日报;2008年

10 中国纪检监察报社总编辑 陈春江;把握廉政文化建设的着力点[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闵雪;胡锦涛廉政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梦云;十八大以来党对马恩廉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2 徐绯璐;习近平廉政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王涛;习近平廉政思想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潘清;明代廉政文化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5 王妍妍;马克思恩格斯廉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丰盛;列宁廉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7 张易龙;胡锦涛廉政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8 王悦平;毛泽东廉政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陈平;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童康胜;中国古代廉政思想与当代反腐倡廉建设[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2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12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4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