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党内论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学理探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注释】
①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载1919 年8 月7 日《每周评论》第35 期。
②舍维廖夫:《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参见《“一大”前后》(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167、168 页;陈独秀在谈到中共一大时,也坦承当时党内存在“左”、“右”两种倾向,参见濮清泉的《我所知道的陈独秀》,载1980 年《文史资料选辑》第71 辑。
③《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219-220 页。
④《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年,第354 页。
⑤《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219 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534 页。
⑦《毛泽东文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第374 页。
⑧资料表明,中共一大的13个代表均为知识分子,全国53 名党员除一人(郑凯卿为武汉文华大学工人)以外,其余也都是知识分子。并且其中有31 人还是在校的师生。参见《“一大”前后》(一)、(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 年。
⑨《“一大”前后》(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81 页。
⑩《“一大”前后》(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99 页。
[11]张国焘与瞿秋白的讨论,参见《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地位及其责任》、《政治运动与知识阶级》,分别发表于《向导》1922 年第12期、1923 年第18 期;刘仁静与施存统的辩论,参见《青年共产主义在中国的意义》、《本团的问题》、《中国的青年运动究竟应该怎样——本团最近期间应该做些什么?》、《再论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答存统》、《答敬云同志》,分别发表于1923 年的《先驱》第19、16-21、22、25 号。
[12]《“一大”前后》(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第9 页。
[13] S.C:《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载《曙光》第2 卷第2 号。根据本期文章推断,这一期大概是1921 年3 月出版的。S.C 即李大钊,该文章可能写于1920 年。
[14]《北京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年,第13 页。
[15]施存统:《中国的青年运动究竟应该怎样?——本团在最近期间应该做些什么?》,载1923 年7 月1 日《先驱》第22 号。
[16]《“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第85 页。
[17]S.C:《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载1921 年3 月《曙光》第2 卷第2 号。
[18]参见《“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第9 页。
[19]李达:《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的思想斗争情况》,参见《“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第54 页。
[20]《“一大”前后》(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80、81 页。
[21]罗章龙:《记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参见《北京革命史回忆录》第1 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年,第145 页。
[22]《列宁全集》第8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236 页。
[23]《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卢森堡专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41 页。
[24]《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1 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年,第165 页。
[25]存统:《本团的问题》,参见《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1 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印,1957 年,第265-266 页。
[26]C T:《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载《共产党》第五号,1921 年6 月7 日。C T 即施存统。
[27]参见《“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第386 页。
[28]《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153 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651 页。
[30]《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220 页。
[3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785、786 页。
[32]《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180 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687 页。
[34]《毛泽东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90 页。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1 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印,1957 年。
[2] 王先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学理探源》,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 年第4 期。
[3] 吴汉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 年第12 期。
(责任编辑:刘晓东)
<CMS>第一页<< 1 2 3 最后页<CMS>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学理探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2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