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正义概念

发布时间:2017-10-03 05:27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正义概念


  更多相关文章: 正义 历史唯物主义 批判 社会现实 自由全面发展


【摘要】:正义是当今社会和谐安定的基本保障,是人们一直追寻的法则,所以正义问题刻不容缓,不容忽视,在当代社会也必须得到彰显和倡导。我们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重拾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可知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本文对马克思的正义概念进行了基本的梳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理解马克思的正义概念。正义这个词语来源于古希腊狄刻女神,她被视为正义的化身,可以对人世间的是非对错进行评判。正义作为西方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前人对正义的研究和探讨也取得了不少成就,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也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尤其是思想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霍布斯和康德的正义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比较大。在马克思青年时期他受家庭和教育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推崇绝对精神,而后步入社会接触到更多的社会现实,将理论的批判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进而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正义思想的成熟也得益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与前人的思想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的,正义的实践性和批判性正体现了这一点,本文是从正义是众望所归这个社会现实出发来探讨正义思想,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批判的彻底性在于其对资本主义分配的异化和资本主义劳动的异化的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劣根性,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逻辑为前提的正义。他分别从社会现实、生产关系、历史三个视角来阐述了正义的内涵,这就是他的正义思想的彻底性。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正义提供了条件,即便如此,在研究马克思的正义思想的时候仍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的正义思想,重拾经典原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在本文中得到解决。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正义是国家安定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在当下缩小贫富差距就是正义最直接的体现,由此可见正义是我们的终极价值诉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基础,我们将一直追寻正义的脚步勇敢前行,使得正义得以彰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正义。
【关键词】:正义 历史唯物主义 批判 社会现实 自由全面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D0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7
  • 一、论文的研究起源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一)国内研究现状11-14
  • (二)国外研究现状14-17
  • 第一章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概念产生的前提17-25
  • 一、早年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来源17-21
  • (一)西方正义思想的影响17-20
  • (二)学生时代马克思的正义思想20-21
  • 二、《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发展21-23
  • (一)物质世界与现实之间的矛盾22
  • (二)贫富差距的矛盾22-23
  •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23-24
  • 四、本章小结24-25
  • 第二章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概念的内涵25-35
  • 一、立足于社会现实的视角25-29
  • (一)实践性:社会生活是实践的26
  • (二)批判性:人与自然的关系26-29
  • 二、立足于生产关系的视角29-32
  • (一)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29-30
  • (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正义30-31
  • (三)反对以资本逻辑为前提的正义31-32
  • 三、立足于历史的视角32-34
  • (一)人类社会的三个历史阶段32
  • (二)正义是社会历史性的产物32-33
  • (三)历史与现实的个人的关系33-34
  • 四、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概念的当代视域35-44
  • 一、马克思的正义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35-38
  • (一)国内学者对正义概念的丰富和发展35-37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正义概念的继承和发展37-38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研究困惑38-41
  • (一)马克思是否有正义理论?38-39
  • (二)马克思是怎么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的?39-41
  • 三、回归马克思的正义概念41-43
  • (一)马克思的正义是对资本主义抽象正义的批判41-42
  • (二)共产主义的正义才是真正的正义42-43
  • 四、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概念的当代意义44-50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44-45
  • 二、对当代中国发展有着重大指导作用45-47
  • 三、正义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基础47-49
  • 四、本章小结49-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佃来;;“正义”的思想谱系及其当代构建——从马克思到分析的马克思主义[J];学术月刊;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963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63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7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