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中的农村生态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07:0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中的农村生态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农村 生态问题 生态文明


【摘要】: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生态现状如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国家对农业的发展始终给予高度重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村生态环境却无力承担粗放型农业发展带来的压力,农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诸多措施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农业的批判开辟了农村生态环境研究的新视角,后来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关于生态问题的新见解,为我们今天解决农村生态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借鉴。本文重在马克思主义应用研究,力求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应用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来,阻止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相关概述,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和生态马克思主义中的合理生态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是我国农村生态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第四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启示,包括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向、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以及建立城乡和谐的生态社会;第五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 本文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中的生态问题的分析,结合我国农村生态问题的具体实际,提出马克思主义维度的有益启示,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并为有效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先进的理念和实践的原则。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农村 生态问题 生态文明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1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17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3.3 国内外研究趋势17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17-18
  • 1.5 本文的创新点18-19
  •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相关理论概述19-37
  • 2.1 相关概念界定19-20
  • 2.1.1 生态及生态问题19
  • 2.1.2 生态观19-20
  • 2.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20-29
  • 2.2.1 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20-22
  • 2.2.2 关于人口问题的基本观点22-24
  • 2.2.3 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分析24-27
  • 2.2.4 城乡对立导致新陈代谢的断裂27-28
  • 2.2.5 可持续发展思想28-29
  • 2.3 生态马克思主义中的合理生态思想29-34
  • 2.3.1 控制自然观点29-30
  • 2.3.2 生态问题成因分析30-33
  • 2.3.3 生态社会主义建构33-34
  • 2.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价值34-36
  • 2.4.1 对探究农村生态问题根源的指导价值34-35
  • 2.4.2 对探究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原则的指导价值35
  • 2.4.3 对制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策略的指导价值35-36
  • 2.5 本章小结36-37
  • 3 我国农村生态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37-50
  • 3.1 农村生态问题的现状37-38
  • 3.1.1 生态的破坏37
  • 3.1.2 环境的污染37-38
  • 3.1.3 农村人口压力大38
  • 3.2 我国农村生态问题的成因分析38-49
  • 3.2.1 经济根源在于农村粗放型经济模式38-41
  • 3.2.2 政治根源在于政府生态职能缺失41-43
  • 3.2.3 思想根源在于农民生态意识淡薄43-47
  • 3.2.4 社会根源在于城乡发展的对立47-49
  • 3.3 本章小结49-50
  • 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启示50-62
  • 4.1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向50-53
  • 4.1.1 建立农村经济增长新模式50-52
  • 4.1.2 农业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应用52-53
  • 4.2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53-56
  • 4.2.1 政府职能的绿色转变54-55
  • 4.2.2 科学决策与合理规划55
  • 4.2.3 加强农村生态法制建设55-56
  • 4.3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56-59
  • 4.3.1 树立生态保护的观念56-57
  • 4.3.2 强化生态责任意识57-58
  • 4.3.3 普及生态保护知识58
  • 4.3.4 培育生态文明行为习惯58-59
  • 4.4 建立城乡和谐的生态社会59-61
  • 4.4.1 实现城乡生态保护的共同发展59-60
  • 4.4.2 保持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60-61
  • 4.5 本章小结61-62
  • 结论62-63
  • 参考文献63-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6-67
  • 致谢67-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何学松;;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2 李繁荣;;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视域下的农业危机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焦淑军;;从马克思生态需要思想看当下生态危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陈永森;黄新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及其出路——评奥康纳的“生态危机理论”[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5 包庆德;夏雪;;国内学界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研究述评[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胡火金;论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化实践[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王凯荣;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庆华;黔东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3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63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