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种灰色模型的乌鲁木齐市人口预测及其人口问题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基于两种灰色模型的乌鲁木齐市人口预测及其人口问题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灰色模型 人口预测 人口老龄化 性别比 乌鲁木齐
【摘要】:人口是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准确的预测人口未来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人口政策的制定。文中利用Excel和MATLAB建立灰色模型预测未来10年乌鲁木齐市的人口总数、分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和人口性别比,研究乌鲁木齐市的人口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人口总量方面到2023年乌鲁木齐的户籍人口将达到284万人,人口年龄构成方面老年人所占比重约为15.17%,老龄化严重,而性别比将达到110.80,男女性别严重失衡。总的来说,乌鲁木齐市人口面临着老龄化和性别比失衡等问题,这些人口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值得我们深思,据此提出缓解乌鲁木齐人口问题的合理建议。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灰色模型 人口预测 人口老龄化 性别比 乌鲁木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61006)资助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人口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石,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参与者和主体。人口过少造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足,从而限制区域内各方面的发展[1];人口过多则会给地球上现有的资源、环境及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压力,使我们所提倡的经济、环境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如何看待中国的人口问题[J];党政论坛;2001年07期
2 刘坤亮;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的中国人口问题——对“中国人口问题”的定性研究[J];人口学刊;2002年04期
3 贾琳;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口问题思考[J];辽宁经济;2004年08期
4 孙壮志;潜心钻研的新成果——评《中亚人口问题研究》一书[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6期
5 ;人口问题是中国一切战略制定的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42期
6 高松柏;;关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考[J];人口学刊;2007年05期
7 王中军;张国兵;;从苏州现实看城市化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J];经济论坛;2007年23期
8 肖凌峰;;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人口问题认识的历史考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9 曾祥权;;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进程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年12期
10 高松柏;;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口问题初探[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芸莉;;与北京现代化相关的几个人口问题[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3 李芸莉;;与北京现代化相关的几个人口问题[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张晓理;;科学地认识中国的人口问题[A];激辩“新人口策论”[C];2009年
5 樊爱霞;;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口问题[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6 陈剑;;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问题[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李芸莉;;重视人口问题对北京建设节约型城市的重要意义[A];北京建设节约型城市研讨会专辑[C];2006年
8 胡伟略;;中国现代经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人口问题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刘书鹤;孙桂湘;耿进玉;谢晓峗;董丽燕;;两大人口问题与老年四大保障战略对策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10 沈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人口问题[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四)[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刘晓梅 殷俊峰;切实推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N];中国人口报;2007年
2 通讯员 董倩;19县市区成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示范单位[N];河南日报;2009年
3 杨锡广 山东省潍坊市人口计生委主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机制框架[N];中国人口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婷;积极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N];中国人口报;2012年
5 记者 冯舒玲;汇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落实情况[N];宁夏日报;2012年
6 魏存亮;兰州市健全机制提升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能力[N];中国人口报;2012年
7 胡小军 记者 张吉祥;我市积极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机制[N];延安日报;2013年
8 方魏 聂超 陈永兵;努力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格局[N];中国人口报;2013年
9 本报评论员 肖纯;应变人口问题有重大意义[N];长江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殷雪静;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N];兵团日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文进;俄罗斯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荀福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宏涛;中国人口问题之关联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3 朱构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人口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祁雪;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人口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微;大庆龙凤区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郭云丽;宏观调控法视野下的人口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梁向阳;民国时期广东人口问题浅探[D];暨南大学;2002年
8 张润华;论人口问题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桂男;少数民族人口政策视角下的延边朝鲜族人口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10 张平;用邓小平理论认识和分析人口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023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02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