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19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寿命不均等的变化历程

发布时间:2017-10-13 09:33

  本文关键词:19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寿命不均等的变化历程


  更多相关文章: 预期寿命 寿命不均等 流行病学转变 健康不公平 公共政策


【摘要】:伴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寿命不均等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即社会成员能在多大程度上公平地分享寿命延长的成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经历了快速增长。但是,截至目前鲜有关注中国人口寿命不均等的研究。文章利用中国人口普查资料以及世界人口死亡率和经济发展数据,考察19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寿命不均等的变化历程,并对之进行历史纵向和国际横向比较。研究发现,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中国不仅实现预期寿命的持续增长和寿命不均等的大幅下降,并且能在相同的收入水平上把寿命不均等降到全球极低的水平。这反映出中国在促进健康公平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未来中国在人口寿命不均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预期寿命 寿命不均等 流行病学转变 健康不公平 公共政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473044、71503082)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Health-X种子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CMB Grant 13-13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预期寿命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1840~2000年间,人类最高预期寿命1从45岁增长到85岁,平均每10年增加2.5岁(Oeppen and Vaupel 2002),这一趋势至今没有减缓的迹象(Human Mortality Database,2014)。尤其是1950年代以来,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程度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会敏;牛叔文;杨振;;中国人口死亡水平的空间统计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陆杰华;肖周燕;薛伟玲;;2008年: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人口研究;2009年01期

2 叶文振;石红梅;陆洋;;中国人口学科的发展与挑战[J];人口研究;2009年06期

3 王金营;;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寿命水平和死亡模式的再估计[J];人口研究;2013年04期

4 宋健;张洋;;婴儿死亡漏报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及区域差异[J];人口研究;2015年03期

5 李云;杨振;刘会敏;;我国人文发展的空间趋同研究[J];西北人口;2013年01期

6 桂风云;魏传华;程硕;;基于六普数据我国省域死亡水平的空间统计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7 毛毅;伍晓玲;康晓平;薛明;缪之文;;模型寿命表在期望寿命计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4年04期

8 张山山;刘锦桃;;中国各地区人口预期寿命及地理分布分析[J];西北人口;201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会敏;中国人文发展时空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柴玉英;伊犁州某三甲医院住院病人死因构成的变化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3 程琛;安徽省产业从业人口匹配演变与空间表达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4 盛都运;民族人口生命表编制方法及应用[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孙如宾;关于美国、澳大利亚的人口死亡率下降趋势的研究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6 汪晶;湖南省零售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永伟;基于空间统计的中国碳排放时空动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段孟琪;城镇化与人口预期寿命的相互影响机制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菊英,吴涛,张强;我国各省(市)死亡水平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3期

2 涂子贤,王仁安;中国人口死亡水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1995年02期

3 翟德华;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死亡水平间接估计[J];人口与经济;2003年05期

4 胡平,孙福滨,刘海城;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死亡水平差异[J];人口与经济;1997年05期

5 黄荣清,庄亚儿;人口死亡水平的国际比较[J];人口学刊;2004年06期

6 刘铮;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和死亡率的关系[J];人口研究;1986年05期

7 李南,孙福滨;死亡漏报的一种新的估计方法[J];人口研究;1994年05期

8 宋新明;我国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死亡登记的完整性评价[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02期

9 仇丽霞,陈利民,肖琳;趋势面和残差分析法在研究死亡水平地域分布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4年04期

10 马荣华,黄杏元,朱传耿;用ESDA技术从GIS数据库中发现知识[J];遥感学报;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志宏;战后世界各国人口寿命变化简析[J];泉州师专学报;1999年06期

2 高全胜;伍旭;王赛;;人口寿命指数:指数构造及其长寿风险管理应用流程[J];保险研究;2011年12期

3 黄龙生;梁秋萍;游金生;杨益超;;1937~1987年广西人口寿命动态分析[J];医学研究通讯;1994年08期

4 王维志;中国人口寿命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01期

5 ;[J];;年期



本文编号:1024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024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5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