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基于协整理论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7 09:16

  本文关键词:基于协整理论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红利 索洛模型 协整理论


【摘要】:20世纪50年代起,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西方学者在研究这些成就背后的因素时,发现人口红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学者对我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以人口转变因素对经济作用的分析比较新颖。从人口结构来说,中国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人口结构非常相似,发展路径也极为相同,那么东亚各国的经济奇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分析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由于我国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转变有独特的地方,人口转变的过程短暂,效果明显。现在已经到了后红利时代,人口老龄化问题突显,劳动力价格水平不断上涨,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已经到了“未富先老”的阶段。经济增长也面临着资源、环境、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制约,怎样摆脱这些束缚,使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是我国今后面临的主要挑战。 本文首先回顾几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分析了这些模型的理论渊源及各自的不足,为后面模型中引入人口总抚养比奠定基础。继而分析了我国人口转变的总体情况以及人口红利的特点,并与东亚一些国家的人口结构做了比较。然后分析了人口红利影响经济的内在机制,即人口红利是通过影响储蓄率、公共投资和人力资本这三个因素作用于经济。接下来,通过加入人力资本的索洛模型,推导出影响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从而将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社会总抚养比等因素联系起来,然后通过协整理论对上述模型进行了计量检验,得出结论社会总抚养比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即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后红利时代产生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些许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对其进行了计量检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运用现代计量方法揭示了人口红利与增加增长的关系,因为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传统的计量方法可能会出现伪回归的现象。二是选取的例子比较新颖,如大学生就业难,北方持续的雾霾天气及目前中国2.36亿的流动人口等。 当然,文章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数据的选取方面,由于社会总抚养只有1978年以后的数据,数据的样本量就显的比较小,另外,社会总抚养的一些年份数据是通过推导而得来的,并不是原始数据,可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些影响。文章只分析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经济增长对人口红利的作用及影响机制如何,文章并没有分析。
【关键词】:人口红利 索洛模型 协整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24;C924.2;F124.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5
  • 1.1 背景8-9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9-13
  • 1.3.1 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0-11
  • 1.3.2 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1-13
  • 1.4 文章内容及结构13-14
  • 1.5 创新和不足14-15
  • 2 经济增长与人口红利相关理论15-19
  • 2.1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15-16
  • 2.2 索洛增长模型16-17
  • 2.3 内生增长理论17-18
  • 2.4 人口红利理论18-19
  • 3 我国人口规模及年龄结构变化分析19-28
  • 3.1 建国以来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19-25
  • 3.1.1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21-23
  • 3.1.2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23-25
  • 3.2 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25
  • 3.3 我国人口红利的特点25-26
  • 3.4 人口红利的发展阶段26-28
  • 4 人口红利影响经济增长内在机制及实现条件28-32
  • 4.1 劳动力供给增加对经济的影响28-29
  • 4.2 人口红利对储蓄率的影响29-30
  • 4.3 人口红利对的影响公共投资的影响30
  • 4.4 人口红利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30
  • 4.5 人口红利的实现条件30-32
  • 5 人口红利对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32-39
  • 5.1 模型的建立32-33
  • 5.2 数据的选取33-34
  • 5.3 实证检验34-38
  • 5.3.1 单位根检验34-35
  • 5.3.2 Granger因果检验35-36
  • 5.3.3 协整检验36-38
  • 5.4 结论38-39
  • 6 后红利时期产生的问题39-43
  • 6.1 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的演变39
  • 6.2 人口老龄化39-40
  • 6.3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40-42
  • 6.3.1 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40-41
  • 6.3.2 对公共支出的影响41
  • 6.3.3 对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41-42
  • 6.4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42-43
  • 7 政策建议43-46
  • 7.1 适当调整现行生育政策,避免生育率过低43
  • 7.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经济增长新源泉43-44
  • 7.3 充分发挥“人口机会窗口效应”,促进经济社会迅速发展44
  • 7.4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44-46
  • 参考文献46-50
  • 后记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水映;李魁;;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9年02期

2 张志刚;中国生育率下降及其宏观经济后果研究[J];人口研究;1994年05期

3 王德文,蔡f ,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年05期

4 陈友华;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5年06期

5 陈卫;都阳;侯东民;;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问题?[J];人口研究;2007年02期

6 王丰;;人口红利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J];人口研究;2007年06期

7 车士义;郭琳;;结构转变、制度变迁下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11年02期

8 田雪原;;“人口盈利”与“人口亏损”[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04期

9 张国华;人口结构变动对居民储蓄和投资的影响[J];上海统计;1999年12期

10 ;A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on Unlimited Surplus Labor in Rural China[J];China & World Economy;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1047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047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d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