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市场潜能、预期收入与跨省人口流动——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7 17:47

  本文关键词:市场潜能、预期收入与跨省人口流动——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市场潜能 预期收入 人口迁移 空间计量


【摘要】:综合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与迁移效应函数,本文构建了包含市场潜能和预期收入的人口迁移理论模型,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及其稳健性检验进行了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和预期收入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人口迁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两者对人口迁移的作用路径不同,市场潜能仅对本地区有直接正向作用,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相邻地区则对本地区的人口迁移存在负向反馈效应;而预期收入对本身以及相邻地区的影响为正向,相邻地区的预期收入反馈效应也为正;地区的人口密度和消费水平则对人口迁移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市场潜能 预期收入 人口迁移 空间计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631)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SC13B015) 2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JBK150501)资助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人口迁移和流动已成为全球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我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和制度变革释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非农业部门,带动了人口迁移和流动。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和流动的频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荣军;李家成;唐嘉韵;;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机制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年01期

2 吴忠涛;张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对农村人口迁移的影响——基于托达罗模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王永培;晏维龙;;中国劳动力跨省迁徙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3年02期

4 唐颂;黄亮雄;;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劳动力转移机制及其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5 顾宝昌;茅倬彦;;走向城市化的中国人口[J];人口与经济;2012年06期

6 李扬;刘慧;;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7 李青原;潘雅敏;陈晓;;国有经济比重与我国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来自省级工业行业数据的证据[J];经济学家;2010年01期

8 蔡f ,王美艳,都阳;人口密度与地区经济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9 朱农;中国四元经济下的人口迁移——理论、现状和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年01期

10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斯;邓力源;;人口红利的结构分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中国劳动;2016年18期

2 张红历;梁银鹤;杨维琼;;市场潜能、预期收入与跨省人口流动——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6年05期

3 王满;徐晨阳;;金融错配下融资约束能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吗?[J];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09期

4 臧玉珠;周生路;周兵兵;吴滢滢;;1995—201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态势与空间格局演变——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人文地理;2016年04期

5 张静;任志远;;陕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4期

6 穆光宗;;对人口安全大势的几点认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7 张强;余运江;高向东;;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劳动力跨省转移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西北人口;2016年04期

8 张冰子;;人口老龄化给大国崛起带来的挑战及其对策[J];发展研究;2016年07期

9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郭春丽;王蕴;曾铮;;重点领域改革释放红利的历史经验和未来趋势[J];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07期

10 孔艳芳;平萍;;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跨国经验和中国现状的再审视[J];当代经济科学;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培;晏维龙;;中国劳动力跨省迁徙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3年02期

2 唐颂;黄亮雄;;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劳动力转移机制及其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3 蔡武;陈望远;;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夏永祥;魏玮;;三重二元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民工荒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1期

5 王智强;刘超;;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1期

6 李力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现状、挑战和应对[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7 王桂新;;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之路[J];领导之友;2010年03期

8 赵永亮;才国伟;;市场潜力的边界效应与内外部市场一体化[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9 孙军;;地区市场潜能、出口开放与我国工业集聚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10 杨亮洁;王录仓;牟乃夏;;基于CA模型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义乌市为例[J];测绘科学;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长青;范剑勇;;市场潜能、外来人口对区域工资的影响实证分析——以东西部地区差距为视角[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吴献金;王薇薇;;地区市场潜能、出口开放对工资差异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01期

3 王永培;晏维龙;;中国劳动力跨省迁徙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3年02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孙德宏;市场潜能远比市场难题更多[N];工人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王春华;无水洗车业市场潜能将释放[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杨溢仁;中国市场潜能尚待激发[N];中国信息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黄正秉;释放市场潜能 深化产业布局[N];中国花卉报;2011年

5 普欣;“一站式服务”进入移动互联[N];光明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孟凡君;涨势或将延续 我国黄金市场潜能仍待挖掘[N];中国工业报;2012年

7 蒲薇;消费与产业:谁成全了谁?[N];成都日报;2014年

8 张旭;诺凡麦与辉瑞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N];中国医药报;2008年

9 首席记者 崔凌云;政策引导激发市场潜能 持续释放新区发展活力[N];兰州日报;2014年

10 令伟家;“净化产业”市场前景广阔[N];江苏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婵丹;中国互联网、市场潜能与产业布局[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从海燕;市场潜能、产业集聚和本地化要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2 林琳;市场潜能与我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D];复旦大学;2010年

3 张会勤;基于市场潜能、要素成本视角的中国制造业集聚与扩散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50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050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9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