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规模、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口规模、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规模 人口年龄结构 碳排放 环境污染 面板数据模型
【摘要】:基于2001~201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了我国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率、家庭户规模等人口因素对CO2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四项环境污染指标产生的影响效应,建模过程中还考虑了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环境污染各项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家庭户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环境污染各项指标的主要人口因素,而城市化率对环境污染各项指标的影响较小。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信息学院;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口规模 人口年龄结构 碳排放 环境污染 面板数据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空间计量分析的人口规模、结构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13CRK027)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201209)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1引言及文献综述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不仅仅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首要障碍。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新时期我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泱;周少甫;;我国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2 王亚菲;;城市化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3 郭郡郡;刘成玉;;城市化对碳排放量及强度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2年05期
4 陈莹敏;朱丽香;;福建省碳排放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5 卢现祥;许晶;;工业企业结构差异与CO_2排放强度实证研究——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6 孙菲菲;;低碳经济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J];北方经贸;2011年05期
7 陈水莲;;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贸;2012年03期
8 张小平;方婷;;甘肃省碳排放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2年03期
9 刘静;;基于人口学理论的中国放开生育二胎政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10 姚从容;;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理论框架与协整检验[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芳;;我国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2 隋澈;;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4)[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长瑞;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涛;节能减排管制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许泱;中国贸易、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徐安;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阿赛克;济南市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杨风;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李国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陈婧;上海高能耗群体的生活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马卓;吉林省碳排放峰值预测与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向其凤;中国碳排放总量产业间分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鑫;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孙菲菲;低碳经济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陈艺宏;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变动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4 金雪;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与碳排放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李玉坤;试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飞;甘肃省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李臣;江西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连淼;基于STIRPAT模型的欧盟人口态势与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付伟;湖北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张华;2004~2010年中国工业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2 叶华;;推行循环经济,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3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曾学英;;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理人;2006年15期
5 郭义强;郑景云;葛全胜;;一次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J];地理研究;2010年06期
6 邹显强;冯静;;贵州产业结构低度化的成因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9年04期
7 吕铁;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8 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9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10 张雪斌;王晶;;河北省钢材出口竞争力分析[J];河北企业;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杨钦;[N];贵州政协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匡新瑞;我国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家华,文宇翔,李大鹏;有关区域合理人口规模定量研究方法的讨论[J];人口研究;2002年03期
2 韩晓东;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规模问题[J];当代建设;2002年05期
3 王文科;人口规模的调节与治理策略[J];宏观经济管理;2002年04期
4 蒋春芹;关于北京市人口规模的调整[J];城市问题;2003年06期
5 高炜宇,刘建萍;从国际对比看上海合理人口规模与布局[J];上海统计;2003年08期
6 房若愚;新疆哈萨克族人口规模变迁及分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王大奔;;“人口准入”与人口规模调控[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吴文恒;牛叔文;杨振;;河谷型城市兰州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6年02期
9 崔承印;;对北京人口规模的反思与认识[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05期
10 侯东民;;北京人口规模调控应从源头做起[J];北京观察;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楚文杰;;北京人口规模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杨明;;北京人口规模增长的观察和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3 胡兆量;;北京人口规模的回顾与展望[A];《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4期论文摘要[C];2011年
4 曾抗美;谢嘉;;城市人口规划与大气污染控制———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角度研究成都市人口规模[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武云甫;檀星;孙巽;;预测沈阳2010-2050年人口规模与人口分布分析[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段成荣;邹湘江;;北京人口规模调控研究:人口流动受益者的责任重构[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7 谷军;康琳;;北京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人口规模调控[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世忠;刘卫东;曹振宇;张恒义;;基于GA-BP的我国人口规模预测方法研[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将合理调控人口规模纳入首都“十二五”规划[N];中国建设报;2010年
2 记者 孟为;发改委:“以业控人”调控人口规模[N];北京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皓;将调控人口规模纳入北京“十二五”规划[N];北京日报;2010年
4 记者 郭伟;人口规模加速扩张势头得到控制[N];河北日报;2007年
5 潘t,
本文编号:1056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056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