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变动及匹配关系
本文关键词:浙江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变动及匹配关系
【摘要】:集中指数和重心显示浙江人口与经济分布均趋向于不均衡,且经济分布的非均衡性大于人口分布,但二者之间的偏离趋于缩小。集中度显示县域尺度上人口与经济集中分布区面积扩大、集聚程度提高,且集聚与分散变动均形成了核心区;人口与经济集中分布区形成"交叉但不重叠"的地域关系,经济分布对人口分布的解释程度在73%-90%之间;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匹配程度提高,二者主导匹配关系由1982年的经济滞后型转变为2010年的协调发展型。基于浙江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动态匹配过程,认为实现人口与经济均衡分布的路径是:以产业结构升级及布局分布调整为核心动力,在经济超前型县域继续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创造能力,以吸引人口集中为主;在经济滞后型县域承接产业转移和扩展产业的同时,以转移剩余人口为主;在协调发展型县域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经济与人口同步增长的协调发展速度。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基金】: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开发课题
【分类号】:F124.5;C922
【正文快照】: “人口不断增长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亚当·斯密),区域经济非均衡是人口流动的重要驱动力,人口流动是推动区域经济均衡过程的重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的结果表现为人口与经济分布在空间上形成协调一致的匹配关系,相应地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匹配程度则体现了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书国;段学军;姚士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2 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3 徐建华,岳文泽;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年05期
4 毕其格;宝音;李百岁;;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5期
5 王磊;段学军;田方;秦贤宏;;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9年10期
6 钟业喜;陆玉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2期
7 秦振霞;李含琳;苏朝阳;;河南省1987-2006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及对比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01期
8 郭斌;文雯;;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3年02期
9 许月卿,李双成;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J];人文地理;2005年01期
10 沈续雷;王桂新;孔超;;中国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均衡性对比研究[J];人口与发展;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艳争;赵春雨;苗恩标;李飞;;安徽省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平衡性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曹俊文;李真;祁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压力时空差异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0期
3 徐峰;;商业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启动(1840—1895)[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4 俞孔坚;盆地经验与中国农业文化的生态节制景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5 范立君;谭玉秀;;近代“闯关东”移民外在特征探析[J];北方文物;2010年01期
6 周凤杰;张爱平;马楠;;环渤海区域旅游空间分异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7 林飞娜;赵文吉;张萍;;基于GIS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与应用——以长春市区为例[J];测绘科学;2008年04期
8 代富强;;CA-AR模型在人口空间场属性变化模拟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8年S1期
9 代富强;;CA-AR模型在人口空间场属性变化模拟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8年S3期
10 王书国;段学军;姚士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剑;蒲英霞;秦贤宏;何一鸣;;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潘洵;杨光彦;;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农村的社会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3 张军民;侯艳玉;;城市空间发展与规划目标一致性评估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筠婷;兰波;;重心视角的广西人口与工业发展时空关联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5 刘满芝;马燕燕;周梅华;王兆密;;中国煤炭供需与经济的重心演变轨迹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6 赵泰合;;浙江省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的均衡性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7 乔家君;吴娜琳;李德洗;;河南农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环境[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8 李婷婷;龙花楼;;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演变格局研究[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9 王莹;乔杰;;西北大城市近郊区镇域“人-地关系”变化趋势研究——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10 王莹;乔杰;;大城市近郊区农村劳动力与农地重心耦合态势研究——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杨玉珍;区域EEES耦合系统演化机理与协同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孙慧宗;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己平;消退与振兴[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忠;哈尔滨早期市政近代化研究(1898-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国栋;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晓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馨;哈大城市走廊演变机理与功能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媛;吉林省人口分布空间演变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慰;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耦合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肖翔;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婧婧;内蒙古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定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宁宁;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分析与市场拓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佩仪;中国区域污染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蒋莹;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差异及其形成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朱晓;三大经济圈城市化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冯程程;鸦片战争前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刘雪松;清代云南鼠疫的环境史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桦;钟业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赵军,符海月;GIS在人口重心迁移研究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1年03期
3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4 陈爽,王进;太湖流域城市化水平及外来人口影响测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5 王书国;段学军;姚士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6 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初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2期
7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8 罗仁福,李小建,覃成林;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9 郭腾云,徐勇;1952~2003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长期变化态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10 赵作权;;地理空间分布整体统计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福林,祁建杰;人口与经济融合,计生与发展互动[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04期
2 黄永杰;“人口众多”与 “地大物博”新论[J];继续教育与人事;2003年11期
3 ;《人口与经济》2003年总目录[J];人口与经济;2003年06期
4 廖昌晖;贵州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4年S1期
5 胡苏平;;构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机制 推进人口计生事业跨越发展[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02期
6 王如怡;;构建和谐社会的人口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个案[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7 姚卿;;珍惜人口计生工作难得的机遇期[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09期
8 何楠;;郑州市人口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经纬;2007年02期
9 吴静;;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状态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统计;2007年03期
10 翟振武;;中国人口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婷婷;王家勋;王生林;;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张晓雯;;人口,和谐四川链上的重要一环[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连霞;马定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综述[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洪涛;赵恒波;郭亚军;;沈阳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以创先争优促进“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A];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C];2012年
6 郭斌;;近十年来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如怡;;构建和谐社会人口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个案[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相利;庄海燕;;基于统计数据分析的黑龙江省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分析[A];黑龙江省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9 ;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 创建省级特色社团[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10 刘亚娜;彭云望;;基本国策探究——兼论人口政策调整[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市人口计生委以全委会精神统领计生工作[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2 孙宏波邋石晶岩;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创新人口计生工作[N];吉林日报;2007年
3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周长洪;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做好人口计生工作[N];中国人口报;2007年
4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王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计生工作[N];中国人口报;2007年
5 山西省平定县县长 王银旺;从全局出发谋划推进人口计生工作[N];中国人口报;2008年
6 屈强 宝塔区计生局;关于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机制的思考[N];延安日报;2010年
7 省人口和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 章文彪;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N];浙江日报;2010年
8 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市长 徐飞;划分人口功能区 建设美丽五大连池[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张枫 省政府副秘书长 省人口计生委主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N];南方日报;2010年
10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N];西安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振;中国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一;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戴慧宇;河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3 李永奎;太湖流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1990- )[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姑丽巴合尔.阿不力米提;新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宇;当代中国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新形势、新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海峰;清代云南人口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吴连霞;江西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韦柳河;经济聚集与人口聚集的关系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张勇梅;怒江州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何依茜;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目标的人口集聚路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6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206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