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影响印度人口红利发挥的因素

发布时间:2017-12-05 11:10

  本文关键词:影响印度人口红利发挥的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印度经济 劳动年龄人口 人口快速增长 世界人口 印度人口 年经济增长率 失业状况 刘易斯转折点 人口增长 平均预期寿命


【摘要】:正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联合国2013年6月13日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称,到2028年左右,印度人口将达到14.5亿,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一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总数占非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65岁以上)总数的比例越大,劳动产生的剩余就越大,就会产生人口红利。印度人口快速增长,产生了人口红利,但其能否带动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135.1;C924.351
【正文快照】: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联合国2013年6月13日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称,到2028年左右,印度人口将达到14.5亿,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一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总数占非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65岁以上)总数的比例越大,劳动产生的剩余就越大,就会产生人口红利。印度人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黎霞;;发展中国家如何致力于更加公平的教育——以印度和南非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安双宏;史忆南;;评印度2020年教育愿景中的宏伟目标[J];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3 唐代盛;邓力源;;人口红利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2年03期

4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5 陈昱岿;印度大学毕业生失业的教育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何璋,覃东海;对印度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乐观分析——论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J];南亚研究季刊;2002年02期

7 邓常春;邓莹;;印度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南亚研究季刊;2011年02期

8 邓莉;;印度报告:大学毕业生就业技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J];世界教育信息;2014年05期

9 李建新;中国与印度未来人口实力比较研究[J];人口学刊;2004年06期

10 杨东群;李先德;;印度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J];世界农业;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立;;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安双宏;;印度教育60年发展的成就与问题评析——基于教育政策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3 孙瑜;;论当前我国农民工劳动成本上升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4 田雪原;;通货膨胀、劳动力市场与工资率走势[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5 乔丽博;;中国的发展状况与刘易斯拐点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6 汤凤林;甘行琼;;滞胀风险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选择[J];西部论坛;2012年03期

7 徐成波;;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研究——基于就业研究文献述评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陈晨;;我国城乡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辨析及延伸探讨——基于湖北省村镇调研的城乡二元关系研究[J];城市规划;2011年11期

9 张梦竹;刘佳;;浅析印度经济发展中的两极分化问题[J];当代经济;2009年03期

10 赵宇鸾;李秀彬;辛良杰;郝海广;;华北平原“杨上粮下”现象的驱动机制——以河北省文安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晨;;劳动力有限供给、有序迁移与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讨论及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向;;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新模式设计[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稻葵;徐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45期)[C];2012年

4 李小平;卢现祥;陶小琴;;环境规制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利润水平吗?[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5 王向;;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新模式设计[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隋澈;;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4)[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甘琳;PPP模式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邵腾伟;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经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王玉龙;农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何军;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莫X;职业教育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明;我国独立学院的现状与前景展望[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秀娥;我国老年保障的整合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海林;印度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内容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晋;基于农民工视角的刘易斯转折点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5 秦克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因和对策分析[D];济南大学;2011年

6 张乐川;我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可行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谭寒;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芳;南非高等教育领域族群公平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田珍;我国劳动力流动对贸易模式转变的影响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10 俞文蜜;浙江省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双宏;印度落后阶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2 卢海弘;印度私立学校的发展:数量、质量与公平[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3 王晓丹;印度国家人口政策[J];当代亚太;2003年02期

4 蒋茂霞;;印度女性社会地位探析[J];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04期

5 黄乾;试论西方学者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认识的演变[J];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6 文富德;世纪之交的印度经济发展及其前景[J];南亚研究;1999年02期

7 邱国;世纪之初印度经济发展状况及前景[J];南亚研究;2001年02期

8 唐鹏琪;浅析印度经济增长的动力[J];南亚研究季刊;2005年02期

9 王学人;;中国和印度经济成长模式的比较[J];南亚研究季刊;2008年01期

10 邓常春;邓莹;;印度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南亚研究季刊;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旭;南非《2005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农村教育改革[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芦东;人口结构、经济增长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D];复旦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道恒;印度人口的反思[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年12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驻印度记者 陈继辉;印度 致力化解人口难题[N];人民日报;2005年

2 郭少文;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困扰印度[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3 周戎;治理性别失调 印度欲下猛药[N];光明日报;2007年

4 许效礼;印度的“人口红利”[N];经济观察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丹;试论美国的印度技术移民及其影响(1965-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54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254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e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