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学者论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人口发展
本文关键词:俄学者论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人口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人口发展 人口素质 十八大报告 发展前景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俄罗斯学者对于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人口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的分析和解读,这些分析和解读主要依据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统计公报等官方文件和统计数据以及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人口发展的实践,对于我们清醒地认识中国社会人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长期保持我国社会人口的均衡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已经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不无启示和裨益。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自1978年底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迅速发展及其辉煌成就在引起世人关注的同时,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学者的高度关切,他们纷纷撰文从各自不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亭;关于人口发展的数学模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杨道本,马建;广东省人口发展回眸──纪念《公开信》发表20周年[J];南方人口;2000年04期
3 施敏颖;嘉兴市人口发展特征及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浙江省人口发展报告[J];浙江统计;2002年08期
5 刘同昌;;青岛市人口发展的矛盾与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张善余;世界大都市圈的人口发展及特征分析[J];城市规划;2003年03期
7 施本植;云南省人口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调控[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04期
8 方先明,白先春,魏秋萍;江苏省人口发展趋势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3年11期
9 郑生勇;清代、民国时期杭州人口发展探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刘坤亮;到底怎样阐发和把握中国人口发展——由国内持续的人口争议所想到的[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昭磐;;福建省人口发展现状、预测和对策[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郁龙余;王晓华;;深圳人口发展与行为准则的规范[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雷军;张小雷;岳健;吴世新;;新疆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Amy O.Tsui;;促进生殖健康,保持亚洲人口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5 王富贵;;增加商业投入,适应人口发展需要[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6 陈希耀;;城市建设与人口发展[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7 王霞;;海西人口发展的特点、趋势和对策[A];海西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研讨会专刊[C];2002年
8 袁君;;贵州人口发展状况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杜午禄;;改革开放30年促使北京人口发展呈现六大巨变[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10 窦蔓;;我市人口发展变化现状[A];黑龙江省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学馨(作者单位:重庆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人的全面发展与人口发展的理论思考[N];中国人口报;2006年
2 记者 赵静;专家学者为我省人口发展建言献策[N];青海日报;2007年
3 记者 甘国华;做好重点区域和地区的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N];中国人口报;2008年
4 孙梅芳邋实习生 李雅菲;中原城市群人口发展功能区座谈会在洛召开[N];洛阳日报;2008年
5 成青宣;《成都市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研究》课题成果通过专家评审[N];中国人口报;2009年
6 胡伟略;科学人口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7 记者 韩倩 实习生 林彦;人口发展课题组到我市调研[N];北海日报;2009年
8 月航 实习生 李甜;研究常州人口发展[N];常州日报;2010年
9 扬帆;“十一五”人口发展工作获国家肯定[N];无锡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海楠;人口发展期待破题[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小桃;战略管理视角中的人口发展治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蒋若凡;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金文俊;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侯建明;低生育水平对我国东北地区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5 沈洁;和谐与生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朴美兰;民族学视野下的延边朝鲜族人口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会聪;湖南人口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基于“两型社会”的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坤;福建省人口发展功能区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石秋月;黔东南州人口发展法制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4 黄帮梅;人口发展功能区划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峰;上海市静安区人口发展特点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吴,
本文编号:1254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25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