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生态视角下的闵行区深度城市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口生态视角下的闵行区深度城市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深度城市化 人口生态 人口发展变化 土地利用 闵行区
【摘要】:闵行区作为上海中心城冈的拓展区,在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其经济总量快速扩大,人口增速迅猛,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展,城市化程度日益成熟,从人口、政区、土地、经济等一定指标上看,其城市化率已很高,但是城市化质量差强人意,在过去高速城市化进程中人地关系紧张,各类人口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现行的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难以持续,严重影响到闵行健康快速发展,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素质提高、重在质量的深度城市化势在必行。深度城市化的重点在于城市化质量提升,城市化质量提升的焦点在于人口生态可持续发展,人口生态的可持续在于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本文从人口生态的角度来分析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协调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深度城市化的前提。 本文指出人口生态不仅指人口系统内的一种平衡稳定状态,同时也包含着人口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一种平衡稳定状态即"人地系统”和谐稳定。本文从政区城市化、户籍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岗位城市化不同视角梳理城市发展历程,抓住人地关系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分别分析人口生态与土地生态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人口与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采用CA-MARCOV模型,预测闵行区土地利用变化方向以及变化量,并基于此土地数据同时考虑经济数据利用回归模型预测闵行区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最后总结城市人口生态问题,现行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不同视角下的城市化步调不同,不仅人口自身生态问题突出,新的二元结构正凸显,土地系统结构紊乱、生产效率低、集约节约性差,卧城性质有待改变,同时人地关系紧张,大的人口生态系统不可持续等等,并从以此提出深度城市化对策建议:1、城市总体规划与功能定位相适应;2、按照“宜居宜业”导向,,设计功能与产业;3、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质量;4、遏止新二元关系,处重视本地外来人口关系;5、调整用地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切实保护好耕地资源;6、土地、岗位、人口协调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24;F299.27;C924.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洁;汪雪格;李昭阳;毛子龙;韩维峥;徐小明;;基于CA-Markov模型的吉林省西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趋势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2期
2 王雅雯;王利;郭峰;;基于GIS的人口分布图的绘制研究——以辽阳市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年02期
3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2期
4 田永中,陈述彭,岳天祥,朱莉芬,王英安,范泽孟,马胜男;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5 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年06期
6 龙花楼,李秀彬;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模拟及其对策[J];地理研究;2001年06期
7 何春阳,史培军,陈晋,周宇宇;北京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6期
8 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王一谋,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江南,吴世新;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9 廖世添;关于人口生态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10 莫琪江;;甘肃省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及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94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29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