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期生育率的再估计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期生育率的再估计
【摘要】:文章利用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普查和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在假设2010年普查漏报率与1990年普查漏报率相同的条件下,再次估计了2005年以来中国的生育率。普查同队列人口的比较计算表明,1990年0~5岁人口漏报率高达7.7%。以此漏报率调整了2010年0~5岁人口,进而推算相应年份的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同时,又通过总和生育率与出生率之间的关系,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率,间接估计了2005年以来的生育率。这两种方法得到的估计结果虽有差异,但可以认为存在一致性,也进一步证实了以往一些研究使用不同数据和方法进行估计得到的结果。估计结果表明,中国近期的生育水平不会低于1.5,很有可能在1.6左右的水平上。文章亦对研究假设和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讨论。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研究”(13JJD840005)资助
【分类号】:C924.21
【正文快照】: 1引言中国的人口学家也许是世界上最纠结的,因为我们有如此之多的大规模人口调查,但是我们总是不能准确弄清调查所揭示的实际情况。中国持续20多年的低生育率引发的生育水平到底有多低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1990年代初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或以下时,就有是否大大低于更替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娟;邱长溶;;2000年以来中国城乡生育水平的比较分析[J];南方人口;2011年05期
2 郭志刚;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中国生育数据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0年01期
3 周皓;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漏报情况的重新估计——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3年02期
4 郭志刚;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J];人口研究;2004年02期
5 郭志刚;关于中国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讨论[J];人口研究;2004年04期
6 杨菊华;陈卫;彭希哲;;中国离极低生育率还有多远?[J];人口研究;2008年03期
7 高爽;陈卫;;论内在总和生育率[J];人口与经济;2013年01期
8 崔红艳;徐岚;李睿;;对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估计[J];人口研究;2013年01期
9 王金营;戈艳霞;;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以及对以往人口变动分析校正[J];人口研究;2013年01期
10 杨凡;赵梦晗;;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估计[J];人口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强;郑晓瑛;;China's grave demographic challenges in coming decade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2 孙艳颖;;我国“内生型”低生育水平预测的再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3 李通屏;郭熙保;;人口控制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姜全保;;中国生育水平预测与生育政策展望[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4期
5 王丰;;全球化环境中的世界人口与中国的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6期
6 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率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6期
7 蔡泳;;联合国预测:中国快速走向老龄化[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8 沈可;王丰;蔡泳;;国际人口政策转向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9 周志刚;万立;陈丽红;;灰色混沌神经元网络模型及其短期人口预测[J];系统工程;2012年10期
10 王美凤;任志江;;对我国低生育率影响因素的研究[J];沧桑;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莎莎;;中国传统生育观念的变迁及价值走向[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原新;;对低生育率水平与人口安全的思考[A];激辩“新人口策论”[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2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杨光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丁仁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江涛;19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邬民乐;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万能;中国大城市的非正式人口迁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侯建明;低生育水平对我国东北地区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琼;我国人口转型特征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1年
10 王s,
本文编号:1295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29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