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社会转型期我国人口婚姻匹配结构与婚姻质量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01:17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我国人口婚姻匹配结构与婚姻质量的实证研究 出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婚姻 匹配结构 婚姻质量 社会转型


【摘要】:作为人口学、社会学研究重要领域的婚姻,不仅是个体活动的生活实体,更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设置。本文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的人口婚姻匹配结构发现,男女双方的户口性质、受教育水平、职业类别、单位类型、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均呈现出相似性增强的趋势,即我国人口婚姻的同类匹配在社会转型期得到了强化,人们更倾向于结成“门当户对”式的婚姻。 同时,静态的婚姻匹配结构长期影响着动态的婚后生活过程,每对夫妻在结婚即完成婚姻匹配之后将开始长期朝夕相处的婚姻生活。本文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已婚夫妇之间社会经济地位的同类匹配对于婚姻质量的三个维度,婚姻关系满意度、物质生活满意度、夫妻冲突和离异意向都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即婚姻结构的同类匹配有助于婚姻质量的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安琪;上海女性择偶行为的现状和变迁[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4期

2 李路路;王宇;;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状况[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3 陆益龙;户籍隔离与二元化通婚圈的形成──基于一个城郊镇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1年09期

4 严由健;吴信学;;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社会通婚圈变迁刍议[J];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03期

5 陆淑珍;;“学历、地域、职业”:80后新移民的婚配选择[J];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04期

6 李煜,徐安琪;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J];青年研究;2004年10期

7 李煜;陆新超;;择偶配对的同质性与变迁——自致性与先赋性的匹配[J];青年研究;2008年06期

8 陆益龙;;“门当户对”的婚姻会更稳吗?——匹配结构与离婚风险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09年02期

9 丁仁船;吴瑞君;;我国城镇独生子女婚姻匹配状况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1年01期

10 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年06期



本文编号:1321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321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c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