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国主要城市化地区测度——基于人口聚集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27 07:35

  本文关键词:中国主要城市化地区测度——基于人口聚集视角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主要城市化地区 城市实体地域 人口聚集 人口密度


【摘要】:基于人口聚集的新视角,以一定人口密度下连片聚集的人口规模为标准,测度分析我国主要城市化地区的状况,结果表明:主要城市化地区具有高度聚集的特征;城市行政地域范围与基于聚集视角的主要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10年来人口大规模向主要城市化地区聚集,但其面积扩大快于人口增长;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设计的主要城市化地区范围过大、现状聚集性较差,不利于我国集约紧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实施。
[Abstract]:A new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based on population density in a certain population size under contiguous aggregation standard, measure analysis of main city in China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 concentrated area with the main city; city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main city gathered angle area based on space in 10 years; the large population to the main city area gathered, but the area is expanding faster than population growth; the main city design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 planning in the area is too large, the status quo aggregation is poor,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intensive and compact mode of development of town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区域产业链视角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11&ZD049)的中期成果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作为我国第一次颁布实施的中长期国土开发总体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未来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①其设计了我国未来将形成的21个主要城市化地区,但没有给出定量的界定指标和标准。这就使得规划的实施缺乏明确的目标,也难以对规划方案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朝林;庞海峰;;中国城市集聚区的演化过程[J];城市问题;2007年09期

2 张立;;城镇化新形势下的城乡(人口)划分标准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2期

3 宋小冬;柳朴;周一星;;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J];地理学报;2006年08期

4 陈刚强;李郇;许学强;;中国城市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与规律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10期

5 周一星,,史育龙;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J];地理学报;1995年04期

6 惠彦;金志丰;陈雯;;城乡地域划分和城镇人口核定研究——以常熟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1期

7 周一星,于海波;对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城镇化水平的初步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5期

8 江曼琦;;对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的重新认识[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5期

9 路易斯·沃斯;赵宝海;魏霞;;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J];都市文化研究;2007年01期

10 高葆旺,王卫,邹德传,米清奎;两次人口普查城乡统计口径变化对重庆市城镇化进程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东正;城镇用地规模扩张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2 臧卫强;段汉明;刘菊梅;;银川平原城市发展动力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3 鲁楠;;安徽省芜湖市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4 王卫东;安阳市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王得新;;中国商品房产需求曲线探析——兼论商品房的属性[J];北方经济;2010年08期

6 谢菲;;论大都市区与美国经济增长[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7 刘星原;;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布局的若干问题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潘允康;大城市超先增长的理性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9 周旗,李景宜;城乡过渡带研究综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焦耘;农村问题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J];商业研究;2002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大伟;;内地和香港在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庞晶;叶裕民;;全球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研究[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官卫华;何流;杨纯顺;;转型与重构:城市结构调整与功能跃迁——南京主城功能提升的空间规划视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马先标;;城市化稳健快速推进中的农户转移制度模式再探讨[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倪鹏飞;魏劭琨;;北京:建设富有竞争力的世界城市[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6 李金昊;;京津冀都市圈建设研究[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叶裕民;;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柳朴;;上海市城乡划分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莹;;洪山区商业发展布局与商圈建设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10 蒋海兵;白光润;梁浩栋;;城市空间结构要素影响下商业区内部空间结构——以上海田林商业区为例[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爱民;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用地规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单玉红;基于土地生态位和多主体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情景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孙长松;交易成本视角的铁路客运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7 兰静;近代香港外来移民与香港城市社会发展(1841-1941)[D];暨南大学;2011年

8 武文霞;英美城市变迁与政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付刚;我国省会城市城市功能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张雅丽;新闲暇空间:现代城市商业会所的组织、消费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景芝;国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媛;青岛市廉租房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吴翠萍;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欣燃;我国城市化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邱平;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志文;连云港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研究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修志;山东省城市体系济—青双核结构空间关系演变及其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龚雪;云南省与GMS国家间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陈锋;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敏;就地城镇化视角下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2 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年06期

3 张同升,梁进社,宋金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测定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2期

4 苗长虹,王海江;中国城市群发展态势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5 李浩;;关于“大城市连绵区”相关概念的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6 周一星;关于明确我国城镇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建议[J];城市规划;1986年03期

7 刘荣增;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与判定[J];城市规划;2003年09期

8 张立;;论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与城市化第二次转型[J];城市规划;2009年10期

9 肖枫 ,张俊江;城市群体经济运行模式——兼论建立“共同市场”问题[J];城市问题;1990年04期

10 周一星;史育龙;;城乡划分与城镇人口统计——中外对比研究[J];城市问题;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昆仑;徐颖;王晶晶;;快速城市化地区村集体留地的开发控制方法——以台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0年10期

2 方秀娟;;中国城市化地区差异与就业结构比较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年03期

3 谈宜福;;农村城市化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反思与实践[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12期

4 段兆广;张伟;;快速城市化地区县级城市工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研究——以江苏省8个县级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7年04期

5 杜茜;鲍俊;;半城市化地区社会变迁分析——以姜堰市城西片区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姜都;我国大城市郊区快速城市化地区住房发展研究——以上海徐泾镇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7 楼江,祝华军,杨光;城市化地区集体土地利用问题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丁圣荣;陈燕;;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地方财政效率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苏南六市实证分析[J];学海;2010年06期

9 沈祖炜;东部沿海的城市化与中国现代化[J];学术月刊;1995年04期

10 李若建;;就业结构变迁对中国城市化地区差异的影响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科;;辽宁中部高城市化地区的过去、现在、未来[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汪科;;对辽宁中南部高城市化地区的思辩——也谈对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启示[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3 魏立华;;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规划与行政区划的耦合机制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王海勇;;快速城市化地区小城镇产业转型研究——以苏州市木渎镇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许立言;李迪华;俞孔坚;;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元胞自动机模拟——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石一连;;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农地最佳保护策略研究——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乔娜;;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内部用地经济功能演化的空间分异特征——以深圳市为例[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刘永红;张建荣;;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建设用地管理对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俊林;刘巍;张贞冰;;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刘永红;王卫城;;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征地留用地规划管理探索与实践——以深圳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洁;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农村集体产权问题[N];东方城乡报;2007年

2 邵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高度城市化地区改造政府不做唯一组织主体[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3 徐为军 高峰;江苏力推“紧凑型”城镇化[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4 王芳 游朋;深入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5 刘艳;城市化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课题获奖[N];科技日报;2006年

6 金良富 王芳;高度城市化地区发展与保护的双赢之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7 陈冀;城市化地区该不该养猪?[N];经理日报;2007年

8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贾若祥;一样的要求 不一样的策略[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9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秘书长赵云伟;应重构北京城市形态[N];中国建设报;2003年

10 林祖荣;外来人口管理模式要创新[N];联合时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熊威;准城市化地区土地统筹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项玮;高度城市化地区公路网络布局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霞;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及其空间效应[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明林;城市化地区县乡公路调整规划绩效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郑元文;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地系统时空耦合演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许多;青藏高原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编号:1340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340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a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