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研究——基于人口、经济和粮食重心的演变特征及耦合关系

发布时间:2018-01-30 05:55

  本文关键词: 空间格局 耦合关系 经济重心 人口重心 粮食重心 宁夏 出处:《经济地理》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运用重心概念及相关公式,采用各县区的人口、GDP及粮食作物产量数据计算改革开放以来宁夏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和粮食重心,并对三者的动态演化、驱动因子及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宁夏经济重心明显偏北,移动幅度较小;②人口重心由几何重心南侧快速移动到北侧,且继续北移,移动幅度较大;③粮食重心主要位于几何重心北侧,重心的跳动幅度最大,且最不稳定,规律性不明显;④宁夏经济重心与粮食重心的空间耦合性不高,人口重心与粮食重心具有空间耦合性,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具有显著的空间耦合性。
[Abstract]:Using the concept of center of gravity and relevant formulas, the population center of gravity, economic center of gravity and grain center of gravity of Ningxi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data of population GDP and grain crop yield of each county area, and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three factors was analyzed. The driving factor and coupling relationship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enter of economic gravity of Ningxia was obviously northward and the range of movement was relatively small. (2)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population moves rapidly from the south side of the geometric center of gravity to the north side, and continues to move northward, and the movement range is larger; (3) the grain center of gravity is mainly located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geometric center of gravity, the range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is the largest, the most unstable, and the regularity is not obvious; (4) the spatial coupling between economic gravity center and grain gravity center in Ningxia is not high, the population gravity center and grain gravity center have spatial coupling, and the economic center and population center have significant spatial coupling.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1020)
【分类号】:F127;C924.2;F224
【正文快照】: 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1],在宁夏表现尤甚。宁夏是我国大陆上面积最小的省份,面积仅5.18万km2,2011年人口639.45万人,GDP总量2 102.21亿元,仅分别占全国的0.54%、0.47%和0.44%,但自治区内部差异明显。自然地理本底表现为北部宁夏平原沿黄灌区、中部干旱风沙带和南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2 徐建华,岳文泽;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年05期

3 王彬;王宜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重心格局演变及其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11年10期

4 乔家君,李小建;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1期

5 汪洋;陈亚宁;陈忠升;;塔里木盆地北缘人口与经济重心演变及其关联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2年02期

6 冯宗宪;黄建山;;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J];经济地理;2006年02期

7 王欣;吴殿廷;肖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重心迁移[J];经济地理;2006年06期

8 米文宝;余晓霞;李雯燕;侯雪;;宁夏主体功能区划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8年06期

9 丁焕峰;李佩仪;;中国区域污染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对比分析[J];经济地理;2009年10期

10 慕晓飞;雷磊;;东北经济重心演变及区域发展均衡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耀锋;;新形势下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2 周凤杰;张爱平;马楠;;环渤海区域旅游空间分异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3 王书国;段学军;姚士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4 赵小风;黄贤金;张兴榆;陆汝成;李衡;;区域经济重心及COD、SO_2、TSP排放重心演变路径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5 张兴榆;黄贤金;赵栻泰;王倩倩;陆汝成;赵小风;;近10年江苏省土地利用重心与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对比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6 黄峥;徐逸伦;;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演变分析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7 曹晓仪;林天应;张艳芳;董治宝;;1999—2010年重庆市人口与经济重心迁移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袁晓玲;许杨;杨万平;;基于重心法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2期

9 ;Evolution of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Its Impacts on Regional Development[J];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11年03期

10 王伟;;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重心轨迹特征比较[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乔家君;;河南省城镇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分析[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2 张军民;侯艳玉;;城市空间发展与规划目标一致性评估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胡琳;苏静;张侠;王琦;张文静;;陕西经济重心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重心路径演变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4 龙花楼;邹健;;中国粮食供给安全性时空格局演变研究[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5 罗其友;刘洋;高明杰;;我国马铃薯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分析[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6 陈筠婷;兰波;;重心视角的广西人口与工业发展时空关联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7 刘满芝;马燕燕;周梅华;王兆密;;中国煤炭供需与经济的重心演变轨迹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傅娟;孙久文;;基于GIS的新疆消费重心转移路径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珍;区域EEES耦合系统演化机理与协同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王国栋;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黄馨;哈大城市走廊演变机理与功能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巍;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的变迁与绩效评价[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吴玉鸣;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黄海峰;珠三角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及GIS技术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8 马瑞华;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赵哲远;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朱强;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北京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贤兵;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史浩然;宜居城市竞争力模型的构建及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臧卫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曹媛;吉林省人口分布空间演变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肖翔;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孟凤鸣;1958-1963年甘肃省外流妇女问题探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刘宁宁;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分析与市场拓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佩仪;中国区域污染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蒋莹;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差异及其形成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朱晓;三大经济圈城市化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伶丽;郭江;;关中地区对陕西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2 曹有挥;陈雯;吴威;曹卫东;梁双波;;安徽沿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王东升,李曰发;非正式迁移人口迅速增长的成因及实现劳动力有序流动的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王新涛;王建军;;省域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初探[J];北方经济;2007年12期

5 赵军,符海月;GIS在人口重心迁移研究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1年03期

6 黄建山,冯宗宪;我国产业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7 刘传明;李伯华;曾菊新;;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方法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3期

8 张广海;李雪;;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4期

9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10 罗仁福,李小建,覃成林;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春;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变迁及区位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宇;浅论中国城市化、人口流迁与户籍制度改革[D];四川大学;2003年

2 廉莹;我国经济重心与人口就业重心演变轨迹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陈丽娜;对外开放区域政策对FDI重心变动影响[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艳华;韦素琼;;闽台主要城市人口迁移模式及其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比较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8年02期

2 柳百萍;我国人口分布、迁移的区域生态环境因素分析[J];西北人口;2005年02期

3 钟业喜;陆玉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2期

4 梁艺桦;谷天锋;;城镇失业人口省际差异及其与城市化耦合分析[J];经济地理;2006年01期

5 尹文耀;姚引妹;李芬;;中国生育政策的系统模拟与比较选择——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02期

6 吴文恒;牛叔文;;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02期

7 吴荷青;;新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J];生态经济;2009年06期

8 毕其格;宝音;李百岁;;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艳;四川省重点开发区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75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475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1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